国人的文化焦虑
2020-11-01 10:55:39 51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主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激烈的反传统。古代不是现在。中国和西方的价值观念是优越的,“传统”和“现代”是其中之一。不相容的思维方式主导着中国的文化实践。
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首当其冲地成为目标。 “顺着儒家商店逛街”,“不读书”和“绝望地向西走”曾经是主要的文化潮流。
孔子的反传统和批判之激烈现象说明了这一问题: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不可逾越的山脉和不可避免的问题。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紧张冲突充分说明了孔子作为中国人的内在文化焦虑。
西方有一句俗语:如果一个年轻人不那么激进,他就没有心。如果一个老人仍然很激进,他就没有大脑。尽管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愚昧无知的年轻人。
如果说顽固的保守主义本应退出中国文化的历史舞台,那么极端激进主义也迟早也必须退出历史舞台。实际上,中国人已经以宽容而理性的态度重新定位了孔子,重新审视了中国文化。 “天不生中尼,岁月长夜”已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事情,对孔子保持必要的“温暖和尊重”,对中国人采取“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文化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
这使人们感到放心。但是,孔子以外的文化能否引导人们进入世界还是在人们心中留下自己的位置,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根本上说,最有争议的汉语应试教育和西方教育是文化差异或人们对文化的不同对待。由于中国进行了科举考试,因此学习文化被用作考试工具。今天,这种情况根本没有改变。因此,像孔子这样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人民心中是考验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至。但是,西方教育注重自主创新。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的儒家思想在外人眼中也只是一条小船,因为任何文化都可以在他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中国文化,尤其是儒教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当我们感到高兴时,我们也应该感到焦虑,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保护和继承它。相反,我们放弃了文化,就像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属于中国一样。 ,但是它已被韩国成功注册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似的例子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尽管中国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很难将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在小事上,我们应该听到警报声。在我们感到危机和焦虑之前,我们可以等待其他国家或地区抢先把孔子诞生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我们拥有丰富的文化,但是我们不了解继承,也不重视继承。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焦虑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让中华文化渗透到人们的心中,融入我们的生活中,避免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