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作品欣赏课件
2021-11-16 03:28:50 24
小学美术作品欣赏课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中国绘画作品欣赏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教师: 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板书课题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二、欣赏作品:
(一)油画 《贫农的儿子》 作者:蔡亮(板书)
1、介绍作品内容: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贫农”吗? (学生回答)
“贫农”是指在旧中国被地主、官僚压迫剥削的贫穷的农民。
教师: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特点看,同学们知道作品表现的年代吗?(学生欣赏投影画面,回答问题)
教师:作品表现的是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反革命进攻。当时的领导人是王明(板书),硬要红军跟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死伤很多,为了保存红军实力,1934年10月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队伍到了贵州省的遵义城,党中央开了一个大会,取消了王明的领导资格,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所以画面上表现的是毛主席和两个贫农的儿子以及红军队伍。
学生通过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手发言)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1)、人物神情、动态刻画细腻真切:贫农的儿子神态恳切,体现了要求参军的迫切心情;毛主席笑容满面,流露出爱护和欢迎的神,清;红军队伍由近到远步伐整齐,精神抖擞。
(2)、色彩沉着、协调:作品色彩的蓝灰色为主。身穿蓝灰色军装的红军队伍,蓝灰色的天空显得阴沉,说明长征路上会有很多风险。
(3)、仰视构图: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较低,人物形象高大。中间是毛主席和贫农的儿子,左边是红军队伍,画面重点突出。
(二)中国画 《童年》 作者 王盛烈
1、作品表现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
2、作品表现的内容: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学生。
3、师生分析作品风格与特色(服饰、神态、动作、构图等)。
(三)中国画 (悄悄话》 作者:王有政
1、作品内容分析: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环境背景、人物穿着,说明爷孙俩是哪个地方的人?作品中的爷孙俩在干什么?你能说说他们在说什么吗? (学生回答)
教师:作品表现了陕北农家的生活小景,从背景上的窑洞、枣树和老大爷头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陕北农民的`生活特征。
老大爷在编筐,系着红领巾的小孙女背着书包,手上拿着成绩通知书,兴冲冲地靠在爷爷身上,对着爷爷的耳朵,告诉爷爷她考试得了多少分。从她和爷爷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好成绩,作品充满朴实、温馨、甜蜜的气氛。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1)、通过对比产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亲,小的天真可爱。
画人物用墨浓,用线具体仔细,特别是人物面部线条生动自然,越看越觉得美。
画背景用墨淡,用笔用线简洁,衬托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体感。
(2)、人物神态美:
爷爷停下手中的活,身子偏向孙女,侧耳细听。小孙女偏头伸颈对着爷爷的耳朵高兴地说什么。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搭在爷爷的肩膀上,胸脯靠着爷爷的背侧,重心都落在爷爷身上。另一只手拿着通知书背在后面像飞起来的小鸟翅膀。
(四)水印木刻 《蒲公英》 作者:吴凡
1、介绍作品内容:
学生欣赏作品,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作品通过一个割草的小女孩吹蒲公英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联想。
蒲公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种子藏在绒絮里,飞到哪就在哪里生根。割草的小女孩吹着蒲公英,看着它们随风飘向远方,心中也许有着一种向往吧!
2、介绍作品表现形式:
作者用水印木刻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国画的趣味,有一种淡雅的美。
水印木刻:在特制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画面形象后,再用水调和颜料拓印在宣纸上的作品。
3.分析作品构图特点:
以大片的空白衬托朴实可爱的小女孩,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五)水印木刻 《和平》 作者 方国雄
(六)中国工笔画 《小伙伴》 作者 陈白一
1、作品内容:《和平》、《小伙伴》都是表现富有生活气息的儿童题材作品。
2、作品的表现形式。
3、作者介绍。
三、小结:
1、作品的表现形式:
写意画粗犷、豪放,又称泼墨画;工笔画整洁、细腻;兼工带写的中国画,比写意画法工,比工笔画法粗放。
2、分析作品的形式。
3、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