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日常综合训练 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2021-10-28 11:39:17 29
试题预览(九)袁涣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 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 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辟公府,举高第 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B.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 和亲:和睦亲近。C.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 教训:从失败中获得认识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涣往从之,为布所拘留 B.涣颜色不变C.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 D.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
4.以下六句话,分别是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涣崇尚道义、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 )
①涣常正议,术不能抗②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③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④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⑤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⑥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然不拘细行,仍然受到人民的敬重。
C.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D.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重。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译文:
(2)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十一)徐有功好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则天朝,奴婢多通外人,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其奴所告夜醮①,敕御史薛季旭推之,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先于玉阶涕泣不自胜,曰:“庞氏事状,臣子所不忍言。”则天纳之,迁季旭给事中。庞弃市,将就刑,庞男希瑊诉冤于侍御史徐有功。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停决以闻。三司对按,季旭周密其状。秋官及司刑两曹既宣覆而自惧,众迫有功。有功不获申,遂处绞死。则天召见,迎谓之曰:“卿比按,失出②何多也?”有功曰:“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弘大德,天下幸甚!”则天默然久之,曰:“去矣!”敕减死而放于岭南。有功以之去官。月余,复授侍御史。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则天固授之,有功曰:“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势使然也。陛下以法官用臣,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迁司刑少聊。时周兴、来俊臣等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千百家,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时人方之于定国③。中宗朝,追赠越州都督,并授一品官,优赐其家。开元初,窦希瑊外戚荣贵,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注:①醮-僧道设坛作法,祈祷或诅咒 ②失出-重罪轻判或有罪不判。
③于定国-西汉大臣,掌管刑狱,他断案公正宽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辄罗告其主 罗:罗织。B.敕御史薛季旭推之 推:审问。C.停决以闻 闻:听闻D.有功居司刑 居:担任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B.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C.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D.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有功“好生之德”的一组是 ( )
①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停决以闻 ②众迫有功,有功不获申
③愿陛下弘大德,天下幸甚 ④敕减死而放于岭南
⑤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 ⑥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润州刺史窦孝谌的妻子庞氏因为家中奴婢的诬告,被判了死刑。庞氏的儿子跑到徐有功那里为母亲鸣冤叫屈。
B.徐有功发现庞氏一案确是冤案,便立即制止了行刑,并向上禀告,三司官员于是重审,最后使庞氏免受刑罚。
C.徐有功在审理庞氏一案时力主从轻发落,冒犯了武则天,因为被革职流放到岭南。一个月后又官复原职。
D.徐有功由于具有好生之德,富有正直之气,因此颇得时人赞誉,中宗时,出任越州都督,并被授予一品官衔。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方之于定国。
译文:
(2)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
译文:
【答案】 1,C (让……听到;禀告) 2,B (古义:确实。今义:“正处在”“合理合法”等。)
3,A (都是介词,表被动“被”。B.介词,“在”/介词,“比”。C.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D.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 4,D (②有功被众人所迫,不能表达自己的主张。④武则天赦免庞氏死罪,将她流放岭南。⑥窦希瑊答谢徐有功,将自己的官职转让给徐有功的儿子。) 5. A(B.庞氏最后是“敕减死而放于岭南。”C.“流放岭南”的是庞氏。D.越州都督之衔是“追赠”,即在他死后追封,而非“出任”。)
6. 见译文
【附译文:】
武则天当朝时,官员家中的奴婢多勾结外人,经常罗织罪名告发自己的主人,来求取朝廷的赏赐。润洲刺史窦孝谌的夫人庞氏,被奴仆诬告她夜间请道士作法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命令御史薛季旭审理这件案子。薛季旭认定庞氏诅咒了武则天,于是写下奏章禀告武则天,并事先到宫殿前的台阶上痛器流涕,做出难以自控的样子,然后说:“庞氏所做的事情,我实在不忍说出来。”武则天接纳了他的审判结果,并提升他为给事中。庞氏被判死罪,马上就要执行死刑,庞氏的儿子窦希瑊跑到侍御史徐有功那里诉冤。徐有功看了他的诉状,说:“这的确是件冤案。”便叫人暂停行刑,并向上禀告。于是三司的官员一同再审,薛季旭把庞氏的案情说得具体细致,就像真的一样。刑部及大理寺的官员由于公开审理担心自己因轻判而丢官,便一起逼迫徐有功维持原判。徐有功没有机会说话,于是庞氏便被判处绞刑。武则天召见徐有功,迎面就说:“你审理案件,为什么有那样多重罪轻判的情况呢”徐有功回答说:“重罪轻判,则我的小过失;爱惜人的生命,是圣人高尚的品德。希望陛下弘扬圣人的美德,那么天下人将十分幸运了!”武则天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你走吧!”于是下旨免除庞氏的死罪 ,将她流放到岭南。徐有功也因此被革除了官职。一个多月后,武则天又恢复他侍御史的官职。徐有功伏地痛器,坚持不肯接受旨意。武则天却坚持要授予徐有功官职。徐有功说:“我听说鹿虽在山林中奔跑,但它的性命却掌握在厨子的手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环境使它这样啊。陛下任用我为法官,我因从宽执法,一定会受牵连而获罪致死。”武则天非常器重徐有功,最终还是授予他官职,还升任他做司刑少卿。当时,周兴,来俊臣等人罗织罪名,诬告朝廷命官,遭到灭族的有数千百家。徐有功担任司刑少卿时,含冤得到平反昭雪的人不计其数,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汉代的于定国。唐中宗时,追封徐有功为越州都督,并追授徐有功一品的官衔,让他的家人享受特殊的待遇。开元初,窦希瑊身为皇亲国戚,非常荣贵,便奏请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徐有功的儿子,以表示对徐有功的酬报。(选自《大唐新语?卷四?执法第》)译文:
【答案】
1.C(“教训”:指通过教育来感化人。) 2.B(“颜色”:古代一般指脸色,现在多指色彩。)3.B(第一个“以”是介词,“用来”、“来”,第二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其余:A为介词“在” C为副词“已经” D为副词“本来”。)4.C(③与坚持操守无关。④是为政的主导思想和做法。⑤只表现袁涣不炫示邀名。)5.D(A“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所言过重,与事实不符。B“审势度势”意为“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文中无此内容,且“乏则取之于人”也不能算“不拘细行”。C袁涣谈“兵”是从为政角度而非从军事角度,不能得出“通晓军事”的结论。)6.(1)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2分)(关键词是“然”、“礼”)
(2)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办法,您已经勤勉地实施了。(3分)(关键词是“所以……者”“既”、“勤”。翻译应在直译的基础上,把省略成分补充完整。
【附译文:】(供参考)
袁涣,陈郡扶乐人。郡守任命他担任功曹之职,后来又举荐给公府,在官吏考核中获得较高的等级。刘备任豫州牧,推荐袁涣为秀才。后来袁涣避难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任用。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不久,吕布在阜陵攻打术法,袁涣随袁术一起迎战,于是又被吕布拘留。吕布当初和刘备和睦亲近,后来有了矛盾。吕布想让袁涣写信去大骂羞辱刘备,袁涣认为不能这样做,吕布再三强迫他,都不答应。吕布大怒,用刀剑来威胁袁涣说:“做这件事就能活,不做这件事就死。”袁涣脸色丝毫没有改变,笑着对吕布说:“我听说只有德行可以用来羞辱别人,没听说用污言秽语来羞辱别人的。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将不会以将军你的话为耻辱,假如他实在是个小人,将用的话回复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说我先前侍奉刘将军,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再来痛骂将军,行吗?”吕布自感惭愧而作罢。吕布被杀,袁涣得以回到太祖身边。袁涣曾对太祖说“武器,是种凶器,万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来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来感化他人,则时安抚那里的百姓,替他们扫除危害。这样,所以百姓才可以和他们同生死。您洞明事理举世罕见,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勤勉地实行了;当今官府失去民众的弊政,您 也已经引以为戒了,四海之内依靠您得以免于危亡的灾祸,然而百姓还不懂得仁义,希望您教导他们,那么真是天下的福分了。”太祖很欣赏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当时刚刚招募百姓去开垦荒地,百姓都不愿意,纷纷逃离。袁涣对太祖说:“百姓安于入土,不愿轻易迁移,千万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日常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