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21-09-25 19:59:46 41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善心和捐助,去帮助那些贫困、残疾、孤独老人等等人群的生活和学习。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慈善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慈善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
××,是原xx县第一油棉厂的一名下岗职工。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先后建起几家商店,成了一名个体老板。在家庭的熏陶和感染下,在她幼小的心灵就埋下一个善良的种子。××说。在下岗后的几年里,她深深地体会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并促使我更坚定信心,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1999年七月六日全县第一次动员无偿献血,她带着仅有的两名员工走向献血点,献完血连赠品也不要,她说:滴水能形成江河,希望我们的每一滴血融汇成一个博大的爱心,来拯救更多的生命....
20××年的冬天,店里进来一位聋哑老人,要买一床被子。从编织袋里倒出一堆沾满泥土和灰尘的毛票,一看就是从街上乞讨的钱。××顿生怜悯,她和员工把钱一张一张地数好,塞回聋哑老人手里,转身抱过一床价值60多元的被子包好后递给聋哑老人。聋哑老人竖起大拇指,两手相合不停地作揖感谢。
20××年10月22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亲自开着车,把55双精心挑选的军用布鞋和80袋洗衣粉送到了老人们的手里。敬老院的负责同志一声招呼:“大家快出来,郭经理给我们送爱心来了!”50多位老人纷纷走出门口欢迎这位客人。当老人们知道××原是一位下岗女工后,更是感动,他们拍起巴掌,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一群老人对一位下岗再创业年轻人的深深谢意。从此以后每年的重阳节春节来临之际,××都会带着米面油和一些生活用品出现在敬老院.给这些老人带去了温暖.
xx汶川地震牵动着无数同胞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她迅速行动起来慷慨解囊,第一次向灾区捐款1000元,又在xx县倡导的“我为灾区捐套房我为灾民安个家”的活动中捐款10000元。在xx县举办的一次大型抗震救灾义演义卖活动中,××做为一名义工到现场进行募捐。19-21在全国哀悼日,她和义工在无棣最繁华的新世纪、人民广场、步行街为灾区同胞募捐三天,在步行街她怀抱捐款箱和志愿者挨家商铺进行募捐,每收到一份捐款,她都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应该的”他们的回答让她为之感动,一句平凡的话让她感触到不平凡的意义。虽然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她却收获了更多的欣慰。xx市中心血站来xx县为灾区采血,她也赶到人民广场,看着鲜红的血液流到采血袋中,她感觉离灾区同胞更近了,血浓于水,无棣和灾区同胞彼此的心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
20××年12月25日,在xx县慈善总会成立大会上她捐款5000元,被选举为县慈善总会常务理事、荣誉常务理事,她有了更多机会完成慈善事业,也拿出更大的精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不断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她渐渐认识到,有些事情不仅仅是单靠金钱所能抚平的,也许一番温情的话语,一次热情的扶助,就能让那些缺少关爱和身处困难的人,感受到生活的阳光。她深深体会到,自己的力量毕竟微弱,只有让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爱心组织,爱的暖流才会浇开温馨的花朵,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
20××年6月在县慈善总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倡导成立了xx县慈善义工组.成为全xx市第一支慈善义工队伍。从此,在无棣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戴红标志帽,穿红马甲的慈善义工队伍。她带领慈善义工队伍穿行在无棣的城乡,栉风沐雨,播撒着爱的火种。
慈善义工的成立为更多的爱心人士搭建了一个服务社会的平台,使他们有组织地奉献自己的爱心。在这个用爱搭建的舞台上,用他们的双手、用他们的技能、用他们的汗水,服务他人,充实自己.在活动中义工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更好的反馈信息,把爱辐射到每个角落,他们活动的内容敬老、助残、助学、环保法律、医疗援助等等,通过组织义工活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为改善净化社会风气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她带领义工足迹踏遍全县11个乡镇的每一处敬老院。他们红色的马甲就像一束无私的爱的光芒,温暖着老人的心。他们自费给老人们带去洗衣粉、牙膏、牙刷、洗头膏、毛巾等生活用品。到了敬老院就像回到自己的家里,为老人们洗头理发、查体、打扫卫生、剪指甲、陪他们聊天拉呱,看到老人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他们感到莫大的欣慰。元旦,寒风凛冽,她带领这义工队伍冒着严寒,带着温暖的浓浓的爱意,走进xx县水湾镇敬老院与老人们一起过新年。我们带去了水果、面粉、大米。还亲自为老人们穿上我们自费给他们买的羊绒马甲,有两位老人过生日,他们还特意订做了生日蛋糕,和老人一起吹蜡烛唱生日歌,老人吃着香甜的蛋糕,流下激动的泪水。老人们高兴得把他们的拿手好戏也拿了出来,有的唱京剧,有的拉二胡,其乐融融,仓桑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像一朵朵绚丽的晚霞。
她看到升入中学的小学生他们的小学课外书籍被闲置或作为废品卖掉感到非常可惜,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期间,她号召开展了“心连心手牵手情系贫困学生”的活动。向中学生募捐他们的小学课外书籍,把募捐到的5000多册课外书,捐送到聋哑学校和乡村小学,让更多的贫困孩子免费看到更多的课外书籍她正把这次捐书活动在全县推广,让更多的中学生参与到为贫困小学生捐赠课外书籍的活动中来。让爱心在彼此间传递。她带领慈善义工和其他县市的志愿者联合活动传递爱心.在每一个传统公益日,走向街头宣传雷锋精神,宣传消费者权益,宣传环保意识.....
爱心其实就是一盏灯,一经点燃,就会照亮周围所有的人。××的爱心感染着身边的人人们发自内心地称她为无棣爱心大使,她几年如一日资助着无棣二中和小王中学的五名贫困生,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传递爱心。她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给予了她很大的荣誉。她被评为全县“热心公益事业先进个人”、“xx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能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在寒冷中送去真挚的温暖,在酷暑里撑起一把遮荫的雨伞,她感到无比的幸福。为他们服务,她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也能使自己的心灵获得快乐,使自己的人生升值”。××说,今后,我将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做下去,与众多的星光融会在一起,构筑起一个明亮的爱的天空。
慈善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
现年70岁的**从事红十字工作20xx年,创办了全国首家残疾人遗体角膜捐献站,在全省首创少数民族社区服务中心。他十分关心贫困学生及外来民工子弟、少数民族子弟,曾将自己部分退休工资和奖金捐给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的特困生,为困难群体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他热心于侨台胞工作,先后为17名台胞找到亲人,为许多华侨寻找祖坟,今年又为浙江83岁老太姜金娣找到了失散61年的妹妹姜德娣。
贾林康从1989年开始担任张渚镇红十字会秘书长,20xx年退休后继续担任张渚镇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1992年,他被评为中国红十字先进会员,20xx年荣获中国公益事业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20xx年被评为中国公益事业“百位公益楷模”,20xx年荣获“和谐中国20xx十大影响力人物”,20xx年被评为无锡教育年度十佳人物。
20xx年来,他先后收养和扶助了18名孤儿。当时,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断奶,而现在,这些孤儿中有的已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有的则已成长为干部、军人和教师。
事实上,在宜兴当地,得到过贾林康资助的人远远不止这18个。由于张渚地处丘陵山区,从事矿石开采作业的流动人口很多,这些外来人员子女的生活、学业问题自然也就成了贾林康心头的一大牵挂。每年他都会到民工子弟学校给孩子们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而且他还充分利用青少年红十字工作平台,自筹资金创办了贫困学生夏令营活动,让数百名包括孤儿、外来民工子弟在内的寒门学子度过了一段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要说到贾林康的爱心长跑,还得追溯到1989年,当时任医院保健所所长的贾林康开始兼任张渚镇红十字会秘书长。上任之后,他就一直在琢磨,自己不是大老板,每个月收入并不高,即使全部拿出来资助孩子也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扩大红十字会的资金来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呢?情急之下,他想到了求助他人,用自己的话说就是做起了“叫花子”,而其首选对象就是那些先富起来的私营企业家。
20xx年5月12日 ,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13日上午8时贾林康立即召集镇红十字会志愿工作者到办公室开会,布置救灾工作。他打电话给镇党委书记,张渚镇红十字会首先寄出抗震救灾款1000元给中国红十字会,并随即寄出100件新衣服到地震灾区。中午时分,他又赶到宜兴市红十字会,会同姜达敖、吕顺芳三人作为宜兴市的第一捐款人,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5000元。在这以后的日子里,张渚镇的社会各界、私企老总、侨台胞、民族宗教人士,积极来办公室捐款,贾会长忙得不可开交。
从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到 5月26日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贾林康每天都在镇红十字会办公室里竭尽全力地工作,接受着来自各方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捐款金额1165820.4元,衣物3000多件套),他又同红十字志愿工作者一起将这些抗震救灾物资及捐款源源不断地寄往中国红十字会和四川地震灾区,并认真做好记录。
36年行医生涯、20xx年爱心长跑,70岁的他,几乎一生的时间都在行善积德。他就象一只不知疲倦的百灵鸟,在竭力呼唤着人们心灵深处的爱。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面对荣誉,贾林康更看重的还是老百姓的认可。他毕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资助弱势群体,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爱心助学的慈善事业中。
慈善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
王央,男,1965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身体健康。曾任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现任局党委副书记。帮扶活动中,王央作为一名基层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密切配合总工会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与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帮扶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千方百计帮助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逐步脱贫解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了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帮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干好,就得多想办法。”
粮食局是一个大局,6个下属企业,全局困难职工家庭80多户,这其中仅食品公司的特困职工就有48户。食品公司既是局党委的一块“心病”,更是王央最大的“心病”。
食品公司是一个50年代组建的老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连年亏损,企业职工日益困维,公司160余名下岗职工中,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就有70多名。帮扶这些困难户,资金不足是个大问题,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食品公司和粮食局来说,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困难,王央毫不退缩,他想得更多的是困难职工求助的目光,渴盼的眼神,还有一个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王央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大胆创新,提出了社会筹、单位拿、领导带、中层帮、职工助、自身干的“六级帮扶救助网络”,并迅速付诸实施,把方方面面纳入到帮扶救助体系中来。逐渐建立起了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帮扶困难职工制度、职工子女升学学费补助制度、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帮扶制度。全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80多个,负责向这些困难家庭送信息、送岗位、送技术、送项目,直至脱贫,使这些困难户得到了比较稳定的帮助。
“两节”慰问、金秋助学、雨季为困难职工修缮房屋,帮扶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一年所需资金近2万元。除每年积极响应上级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外,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王央又提出建立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局党委向全局职工发出“捐助5元钱,帮人渡难关”的倡议,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募捐,在全局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局党委对困难职工的一片真情,不仅带动了职工们踊跃捐款,而且很多企业也慷慨解囊,一次性筹措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6万余元,使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当干部就要心里时刻想着群众、帮助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的作用是空前的。在王央书记的办公室挂着他自书的一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王央就是一个心里时刻想者群众疾苦的干部。1995年在王家乡工作时,王央发现了该乡李村困难学生张的家庭特别困难,家庭无力供其上学,仅上了半年多学的张只得辍学回家。从那时起,王央便开始用自己的工资十余年如一日地资助张上学。20xx年来,王央不仅给了他钱,还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使张从一个7岁的小学生成为了一个大学生。同时,王央还在政府的安排下每年帮扶一个困难家庭、结一门穷亲,从1990年至今的十多年来共帮扶困难家庭12个,结穷亲6家,为此花费工资3万余元。
“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办实事,不然就对不起职工,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王央在帮扶中发现,一些下岗的困难户,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纳入“低保”救助,在看病、子女上学、水电费减免等方面得不到照顾,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王央积极协调民政、教育、水利等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我局困难职工,一次性为全局46个生活困难家庭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使他们不仅能够每月领到低保金,还在子女学杂费、就医、水电费等方面得到了减免优惠。
对于大伙对自己“点子多”的评价,王央并不否认,他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王央一直保持的信念。
靠管靠理不如靠激励,靠帮靠扶不如靠技艺。下岗职工的自身素质决定其再就业的能力,靠帮靠扶不如靠送技艺。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从抓基本技能培训入手,帮助下岗职工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提高适应市场能力。食品公司下岗职工李是个建筑泥工,妻子没有工作,自己又下了岗,家庭生活极其困难。下岗后,他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央和他进行了畅谈,并根据他还会修理自行车的实际情况,协调给其安排了一个摊位,并从救助基金中拿出3000元,帮助他开始了修理自行车的营生。老李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和诚信的经营态度,很快就赢得了很多顾客,不仅主动还清了救助资金,还逐渐改变了家庭困境。
同是下岗职工,由于素质差异,基础不一样,有的不仅能独立就业,而且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但有一小部分由于重病缠身、夫妻离异、遭受车祸等等原因,生活产生了严重困难,个别下岗职工生活甚至陷入绝境,帮助这部分同志走出困境,才更能体现组织温暖。王央分别根据就业、收入、身体、住房、子女入学等五个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对困难较大、矛盾集中,或具有突发性的困难的职工,实行现场帮扶。
“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有实际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对未来的帮扶之路,王央语气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