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字有关的教育心得感悟:文字里的生命,生命里的坚守
2021-10-30 16:17:12 19
编者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勇气;生命吻之以痛你报之以歌是一种态度;花落不伤、宠辱不惊是一种修行;梦在彼岸依然愿意踽踽独行是一种生命的力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字里的生命,生命里的坚守。
文字里的生命,生命里的坚守
金慧
文字是一种符号。无论是结绳记事还是甲骨刻字,也无论是巴比伦的楔形文字还是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其形态原始也好,古典也罢,也不管它是表音的还是表意的,最终呈现的样态都是人类为了记录事件、表达思想和传递情感。可是,我一直以来都是在这样一种困惑中的,为什么有的人组合文字到了一种让人看之便欲罢不能,或是疯笑癫狂、痛哭流涕的程度,甚至自绝生命者也是有的。那么,尝试着用文字记录与表达就成了一种夙愿。28916.jpg
“曲一奏雅”公众号在期望与勇气中与相识的人或未曾谋面的人以文字的方式相拥。历时半年,83期,13万字,从《超越时空的向往》到《与另一个自己的完美相遇》,似乎是巧合,“曲一奏雅”正是经历一场从仰望星空到脚踩大地最终成就一边抬头仰望却又双脚落地安稳前行的蜕变。我们是这场蜕变的践行者,也是期望通过这样一场别样的精神旅行遇到一个更趋于完美的自己。
那么怎么来形容奏雅文字呢?以流行方式或者也是快餐文化特征,给出几个关键词吧!
关键词一:温度
文字本是冷冰冰的,在手机里,蓝光中,愈加显得幽冷。可是,文字经过用心的积累与组合不知不觉中便有了温度了。这种温度便是传情达意,稍不留心,眼眶一润,心田里汩汩流淌。
“我希望多年以后,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们,回头看看这一路走过的年华,不是心生畏惧,唉声叹气。而是微微一笑,嘴角上扬,光亮透入眼底,天野苍茫。也许很多年以后,当一切都变得斑驳的时候,那一抹温暖的微笑,那一个等待的眼神,那一份淡淡的温情会保留在记忆中永不褪色。”
任虹老师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也在我们看到这些文字的人的心灵上漾开了一圈圈涟漪,此时,为师的辛酸早已被满满的幸福与知足挤到了心灵的褶皱里,黯然伤神。
“我越长越大,这种声音却听得越来越少,好像听到枪声的鹿儿,扭着跑进黑压压的林中去了,也像空中的雀儿,看到了烟火,振翅躲入氤氲的云气中了。我常常看着它们的足迹,那愈发沉重的脚印,在某棵树前,某滴雨旁消失,再无欢愉。”
高20xx届董雪晨同学却也以另外一种方式用文字传递着心灵的温度。因为难以割舍,所以怕失去;因为怕失去,所以不能释怀。终究不能释怀的,就是那情感温润着的心灵感受,而文字就成了最后的征服者,而我们的心就被紧紧攫住,渐渐暖了心房,暖了身体,暖了世界。
关键词二:真挚
文字给谁读有时候没那么重要。可是,读到怎么样的文字就很重要了。在成功是毒药、一味撕裂解构颠覆旧有、娱乐八卦漫天飞、心灵鸡汤也变了味道的时代,我们究竟该怎么选择文字来让世界安静下来?我想之一便是打动心灵的,而打动心灵的文字必要有的一个要素就是真挚。“奏雅”文字,无论是来自教师还是出于学生,笔端下的情愫都直指向灵魂深处。高20xx届王心言写到:
“我一点也不害怕鬼魂和幽灵,也并没有太多悲痛死亡和恐惧死亡的情绪,可我却愿意为死亡流泪,为一种特殊的告别流泪。每个人都接受着属于出生与死亡;演绎着一切鲜活的苦痛和欢乐;踽踽独行中勇敢地面对着天地逆旅。而从中涌动出的只是一种难以道明的感动,像是在平静地注目世间所有伟大的存在和离开。”如此坦诚将生与死的感知并无遮拦的倾吐出来,震撼的何止是你的双眼!
金凤玉老师文如其人,在纷杂繁芜道路上前行,也不忘梳理自己的心情, “家教是什么?是成功时让你沉稳,却掩饰不住的喜悦;是失败时劝你振作,但藏匿不了的忧伤。家教是一日三餐行住坐卧的万千唠叨,是游戏玩耍里的一声口哨;家教是严父慈母轮番上演的浅嗔微笑,是心情沮丧时的一个拥抱;家教是林林总总做人的原则,是千千万万杠杠条条;是走过风云变换看过世间冷暖,永远都不会迷失的那条归家小道。”读完,一条让心灵归家之路便在眼前延展开去,通向很远很远的地方,不可寻迹……
关键词三:自省
苏格拉底曾言:“未曾自省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自省的方式我以为最佳者便是创作,而自省的最高境界就是促使他醒。孔子不断的自省才促成七十二贤人的教育典例与成为圣人垂范后世;巴金自省完成46万字《随想录》,反思了自己,警醒着时代。而我们也是一群努力自省并愿意以文字来唤醒还在沉睡的人们。“我们在成长,经历过常态课、精品课、赛教课、说课、微课、解题的展示与比拼,慢慢地,我们这些人便有了些许分野。有人是上班下班按部就班的素人渔夫,有人成为学历提升、充电报班的奋斗达人;有人天天纠缠于拼音背默基础的初中部,有人在高中部授人丰盈思想,拓深自我;有人继续安静做教书匠,有人飞升成为领袖和榜样……八小时之内,我们是教师,八小时之外我们成为了‘自己’,性格决定命运的自己,形形色色的自己,忙碌而失落的自己。”赵倩老师有困惑,也说出了绝大多数教师的烦恼,但她自省之后带来的改变绝不仅仅是她这个“自己”,而是我们这些大多数。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养狗?它的离去不是很悲伤吗?可我情愿承受这伤痛,在相互陪伴中,你带给我的快乐,足足抵下你离别的悲伤。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对那一天的到来充满恐慌,看着日渐消瘦的你,我只想,能再陪我几月、几日,我都满足。”初20xx届马裕婷这个未曾谋面的小女生,看到这段文字,便犹如走入到她的灵魂深处,那里,阳光普照,春暖花开。
关键词四:孤独
卢思浩曾说:“想要摘星星的孩子,孤独是我们的必修课。”而蒋勋也曾以为“美的本质就在于孤独”。然而,正是因为我们人人都是孤儿所以我们才会如此渴望爱,心中才会装有爱。而这种孤独处在一种独立空间时,我们对于文字的需求就呼之欲出了。苏岳老师也许最有发言权,这位带着点淡淡忧愁却特立独行的年轻人说到:
“我们阅读和写作的一种重要的动机,用霍金的话来说,就是寻找“遥远的相似性”。所以,在读到某一句话时,我们会激动地掩卷叹息,因为你长期无法表达的一个感受居然被这个作者说得这么清楚;所以,当你写下一句话而心存喜悦时,常常是因为你相信这句话一定会在某个人的心中形成共鸣。就像我曾经听到那位语文老师说“人的本质是孤独的”这句话时,那大概是我最不曾感到孤独的瞬间之一。”孤独时通过阅读与创作来改变,而最终阅读与创作带你进入到神性的世界徜徉。
而在这样一个快阅读标题党众多的当下,我们这种拂去浮华沉淀寂静甚至有点落寞的文字也许注定也是孤独的,然而,孤独终究会让人进入到一个褪去了雷同彰显个性的自由天堂,可以无心出岫,亦可以倦飞知回。
最后我特别声明,我们的公众号除了文字,还有声音,虽并非天籁,但完全流淌于心田,打开那个小喇叭的图标,时而冲向云霄,时而潜入深海,一会到了世界之巅,瞬间又来到灵魂深处。我们倚靠的不仅仅是带着温度的声音,我们更是传递着思想的精髓。
奏雅半年,平凡人做着平凡的事,认真生活,认真写作,认真爱人,既写出人间烟火气,也努力写出灵魂深处的那份孤独
谨以此篇给我们在一起走过的这半年艰难且难忘的所有语文组同仁们!
20xx年7月20日于西安曲江
公众号:曲一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