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乡的诗句大全
2021-10-16 11:51:07 18
《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天净沙秋思》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作者简介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狱中题壁》原文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浏阳(今湖南省浏阳县)人。曾为候补知府、军机章京。
《回乡偶书》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
《秋思》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思》作者简介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宿建德江》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商山早行》原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作者简介温庭筠 (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
《除夜作》原文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作者简介高适(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二十岁到长安,求仕不遇。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原文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生于长安。十二岁前在长安度过。
《渡荆门送别》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
《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送别》原文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送别》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另一说699年-761年)[1],字摩诘(mó jié) ,号摩诘居士,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
《思乡岭》原文晓人燕山雪满旌,归心常与雁南征。如何万里沙尘外,更在思乡岭上行。《思乡岭》作者简介王珪(1019-1085)北宋大臣、学者。字禹玉,华阳县(今双流县)人。进士出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进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
《冬日山居思乡》原文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冬日山居思乡》作者简介[唐](约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乡,(全唐诗作南卿。
《思乡作》原文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思乡作》作者简介布燮,长和国使人。南诏郑氏篡蒙氏,改国号曰大长和。布燮,官名,其宰相也。
《邯郸冬至夜思家》原文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冬至夜思家》注释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江上送友人南游》原文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江上送友人南游》作者简介张乔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 等
《望驿台》原文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望驿台》注释(1)当窗柳:意思是思念别人。唐代人的风俗,折下柳条以赠行人,因为柳条而思念游子。(2)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
《泊船瓜洲》原文京口②瓜洲③一水④间⑤,钟山⑥只隔⑦数重⑧山。春风又绿⑨江南岸(àn),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⑩?《泊船瓜洲》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夜雨寄北》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③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注释①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1],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
《游子吟》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作者简介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
《感皇恩》原文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原文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思乡的诗句——《月》
《月》原文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月》注译①万里:言月运行万里而来,又暗喻漂泊万里的诗人。
《秋兴其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其一》注释1、秋兴:因秋天的景物而感兴,有触景生情之意。
《阁夜》原文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阁夜》赏析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秋兴其二》原文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秋兴其四》原文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听雨》原文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听雨》赏析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开篇营造出一幅凄清的场景:鬓发稀疏的诗人,独自一人枯坐于屏风之间,红烛发出摇曳的光影,照在他那醉意朦胧的脸上
《永遇乐明月如霜》原文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铮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八月十五夜月(其一)》原文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八月十五夜月(其一)》译文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辗转流离,家乡越来
《八月十五夜月(其二)》原文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八月十五夜月(其二)》译文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羁春》原文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羁春》译文客游千里追名之心早已厌倦,春天到来我一门心思要回家。北园里的情景还是那么令人伤感,我又看见花飘花落乱纷飞。
《从军行七首之二》原文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之二》译文琵琶奏响新曲人们不禁起舞,总是寄托离别故乡的关山之情。缭乱边愁永远诉不尽,只见高高秋月照着长城。
《回乡偶书二首之一》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首之一》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春日归思》原文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春日归思》译文杨柳青青杏树已开花,客人糊糊涂涂过了一年又想家。不知道湖上采菱而歌的女孩,有几人的船是在家乡的小溪上。
《塞上寄内》原文旅魂惊塞北,归望断河西。春风若可寄,暂为绕兰闺。《塞上寄内》译文塞北的风景使旅居的我心惊,归家的念头被阻隔在黄河之西。春风若能寄情,就姑且为我在妻子门前萦绕。《塞上寄内》作者简介崔融,653年-706年,字安成。
《登逍遥楼》原文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登逍遥楼》译文逍遥楼上远望故乡,云雾之间绿水清澈。北距衡阳尚有两千余里,无法雁足系信再回还。
《忆蜀地佳人》原文东西吴蜀关山远,鱼来雁去两难闻。莫怪常有千行泪,只为阳台一片云。《忆蜀地佳人》译文吴东蜀西正关远山高,书信往来也两相不闻。莫奇怪我整日常常泪流千行,只为阳台相会那一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