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断舍离,告别你一团糟的生活
2021-10-24 21:19:09 26
用断舍离,告别你一团糟的生活
表妹大学期间谈了对象,毕业前,表妹选择了考研深造,而男朋友直接参加工作。彼此追求的目标毫无交叉,价值观永远不在一条水平线。尽管表妹心如明镜,却还是割舍不下四年的感情,争吵越来越多,对彼此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爱情,就是会让一个人这么没出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相比勇气可嘉,更愿意选择苟且度日。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每年整理衣柜无数次,衣服永远只增不减。随之而来的是选择焦虑症和毫无节制的购物欲,以及搬家时叫苦不迭的哀叹。
长辈们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浪费,扔了可惜。在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熏陶下,我们完美地秉承了它,却把生活过得越来越糟。
一个朋友大学被父母逼着学了会计专业,当年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其实自己最感兴趣的是经济管理。毕业后他顺着家人铺好的路在一家小企业上班,不加班、工资可观。他并不快乐,但介于父母的良苦用心,陷入两难境地。
有人问:“总是担心未来怎么办?”“要么行动,要么放下。”
以上故事,许多人也亲身经历过不少。他们难以摆脱对对不合适感情的执念、物品的占有、对金钱和理想进行理性、果断的权衡与抉择。他们越来越不安,因为内心过剩的愿望、过多的期待、过分的害怕,限制了他们与内心的自己真诚对话。
要想在大量囤积的物品、难以割舍的爱情、不喜欢的工作中摆脱出来,关键是要学会断舍离。断舍离,即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人们在对任何东西作出取舍时,更多是要看它对于当下的自己意味着什么,而不是考虑将来或过去它的意义所在。往后看,它已经成为了你美好记忆中的一部分,实物的存在也不再那么重要。而对于会引发消极情绪的物品,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全部丢弃。放下过去的自己,就是放过过去的自己。往前看,将来的事情是永远无法预料的',何不率性洒脱一些,不被这些可能无用的东西而羁绊。这些物品就好比篮球替补队员,他们每场比赛都必须到位。但绝大部分情况下,替补队员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情况屈指可数。
对物品的舍弃,更多的是给自己减压。将当前短时期不再用得上、或许久未再用过的东西清理掉,心情也会随之变得轻快起来。在一件件认真审视物品时,我们会更深刻认识到购买一件物品对本身的意义,从而在源头上克制自己的购买欲。
松浦弥太郎先生说:“无论做什么事,永远不要忘记人的存在。”每件物品的存在之所以有独一无二的意义,是因为拥有他的人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用自己的理解来为自己的物品独家定制它存在的意义。更进一步说,人们在评判一件物品的去留时,应聚焦于自身。一切以自己为主,以这件物品对于自己独特的意义为主。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需不需要用。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断舍离的本质就是深入挖掘自身,对物品进行定期的的整理和舍弃。这绝不是单纯的习惯养成,而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当学会如何进行断舍离,我们就离更深入了解自己迈进了一大步。断舍离是一个需要终生实践的理念,就好比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最大意义就是不断探索自己。
人生生来就是无意义的,因为需要自己为自己量身定制。
将断舍离理念迁移到感情和工作领域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人们只有经过理性分析,使自己处于核心位置,才能更好地放下盘羁在心头的牵绊,使生活轻松自由。若被感性的情感和他人的期许所牵绊,则便必然举步维艰、无法探索出生命真正的意义。
不论是人与物、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的内心状态和情感才是最关键的。和对方在一起你是乐观还是消极?是打鸡血般地与对方一起精进、还是得过且过、苟且度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是元气满满还是怨声载道?是把自己的工作看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生计所迫?
断舍离并不是主张将自己的物品毫无原则地清空,以保证房间的整洁和舒适,也不是单纯地指导人们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收纳整理、物归其位。它聚焦于人对于本身生命的探索,思索任何其他事物对于自己的意义。
切断物品蜂拥而至的势头,摆脱感性冲动的禁锢。无所畏惧地追寻自己的内心,用心体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他物对你的意义,便是对断舍离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