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设计
2021-08-18 18:54:25 28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深层次地体会父爱与母爱的区别,认识两种爱的原则。
3.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层次地理解父爱与母爱的区别
教学难点:认识两种爱的原则
【课时设计】1课时 20分钟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教学环节】
一.导入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于丹
二.感知文本
本文属于议论文,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谈谈自己阅读的感受以及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明确:阐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父爱和母爱共同促成了人的成熟。
三.深入文本
1. 《爱的艺术》一书告诉读者:“爱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有关的”,那么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对爱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大家能不能通过课文快速地找出来。
明确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年 龄 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婴儿期) 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
8岁以下(幼儿期) 有被爱的意识,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
8-10岁(童年期)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成长期) 开始呼唤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别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时期(成熟期) 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通过以上归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可见,爱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力。
2. 了解了孩子的爱的发展过程,在作者看来,父母的爱有什么特点,他们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母爱的特点:母爱是无条件的。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取。
父爱的特点:父爱是有条件的。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象。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3. 现在我们清楚了费罗姆的观点,请大家联系自身实际,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给你的爱,是否像作者分析的那样呢?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成熟的爱,成就完美人生呢?
【结语】
在我们成长的磕磕绊绊中,总有无数的爱包围着我们,不光有来自父母的,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身边的人。当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时,我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让我们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说声:“谢谢!”
【作业】
写下你想对父母说的话并告诉他们。
【板书设计】
(心形)
孩子的爱 父母的爱
爱的能力 ← ← 灵魂成熟 ← ← 爱的对象
爱他人,创造爱
刘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