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坛作文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2021-09-12 07:42:09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44——46,例1——例3教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数学。2、学会用简便写法表示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3、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4、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教学重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教学设计流程设计:一、了解生活常识,引入新课1、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出租车车牌,扑克牌j、k、q,肯德基商标kfc,中央电视台台标cctv等。2、学生发言,由图片中的字母想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3、教师小结:指出在数学中字母还能表示数。二、讲授新课1、出示例1(用课件出示)931486 510137

让生观察:3、12、9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8、6、14这三个数在这行图中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提问:想一想前面两个三角形中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该等于多少?师:把□和△换成英文字母,你会吗?试一试。(课件出示:30565678

a4921x3 学生二人一组,互相讨论。共同完成。2、出示例1第(2)小题(课件出示)○+○+○=12 ○=?n×5=15 n=?3、出示课件2、4、6、m、10、12 m=?师: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学生很自然就找到了规律。)师小结: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特定的数,字母它还可以表示运算定律。4、教学p45例题2① 师:在数学知道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生: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师:那乘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吗? 生回答师板书:a×b=b×a 师:有什么优越性?(生:简明、易懂、易记,也便于应用)② 师:大家想记的更简便吗?自学p45小精灵下面一自然段。 师:学到了什么?师小结: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师板书:a·b=b·a或ab=ba③ 师: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其他运算定律。学生交流,师板书:a+b+c=a+(b+c)a+b=b+aabc=a(bc)a(b+c)=ab+ac师:a、b、c可以表示哪些数?(生:我们已学的任何数)师小结: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其它运算符号不能省略。④ 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师:为了书写方便,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要求学生自己阅读p45,你知道吗?5、教学p46例3(1) 课件出示例3(1),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a 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s=a·a师:a·a可以写成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c=a·4=4a师:a·4是字母与数字相乘,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练习:课件出示b·b= 7×7= t·t= b·7= 9·a= s·5=三、练习巩固1、练习p46第1题 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abs=_____ c=______2、判断题 ①a×b写作ab ( )②a×1.2写作a1.2( )③a×a写作2a ( ) ④2×3=23 ( )⑤s÷12=12s ( )3、省略乘号写出下列各式 x×3= a×a= 2×a= a×4×b=4、p49第2小题,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a2 2.5×2.5 x·x 62x2 6×2 2.52 a×2四、小结

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 教、学具准备:课本第31页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

掷 一 掷

掷 一 掷教学内容:组织游戏活动,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人教版三上118-119页掷一掷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进一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小数加减法综合应用

    课时:1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超市购物小票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认识百分数的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新人教五上) 积的近似值

                             第四课时 积的近似值教学内容: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

小数乘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14练习三第6~10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教案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第 1 课时  数的世界[教学内容] 数的世界(第2-3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熟练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  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用数对确定位置

课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11.11 授课人 张国楠 授课人单位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三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长方体的认识

天津市大港区英语实验小学 李桂霞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机动1课时)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3.梯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4.实际测量(1课时)5.组合图形的面积(1课时)6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44——46,例1——例3教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数学。2、学会用简便写法表示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

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1课时

第一课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p12~14。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7第一课时西河小学    卢丰强教学内容:课本P111-P113例1以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类文章

母子连心被科学证实阅读答案

  母子连心并不是简单的文学比喻,也不是单纯母爱的体现和延伸,而是客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母子连心被科学证实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反思

思有以下几点: 一、 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有大致的范围

热爱祖国,勤奋学习—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为了配合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进行热爱祖国勤奋学习主题班会。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真正树立起为振兴祖国,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奋发读书的远大理想,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班数学活动:比一比谁多谁少

活动目标: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右的摆放物体。3、养成大声讲述操作的习惯。活动准备:排队标记图,小动物和相匹配的食物图片,瓶子与盖子若干

小班安全教育

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2. 引导幼儿安静的倾听,能根据歌词内容配上相应的动作,增强节奏感。3. 学唱歌曲,加深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交通标志、玩具汽车

高三《第四章 第一节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设计思想的实现   根据教学设计思想,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高中必修教材相关内容的衔接,使学生明确知识的整体性。如:以动物细胞为例复习和回顾高二相关知识点

Unit3教学反思

        这个星期把Unit3结束了,觉得上地有点急,第三单元的单词应该说是在比较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把pineapple, watermelon能记住是很难的

信息技术《奇异的绘画天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奇异的绘画天地》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第二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

钞字的读音和意思

  钞,读音:[chāo]  部首: 钅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9  五笔86: qitt  五笔98: qitt  仓颉: opfh  笔顺编号: 311152343  四角号码: 897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地理组 万思泉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下分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