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泸西县午街铺镇雨洒村的调研报告
2021-10-27 10:02:02 13
根据红河州委新农村办公室的安排和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我报名参加了红河州第九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并于今年3月1日到泸西县午街铺镇雨洒村委会报到,参加了泸西县委组织的为期一天的学习培训,开始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和生活。驻村后,我积极与部分村民组长、农民群众交流沟通,加深了对我村发展现状和新农村建设的了解认识,现将驻村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雨洒村委会隶属于午街铺镇,位于该镇西部,距镇政府12千米,西南临弥勒县,北接普泽村委会,东接河外村委会,东南接大水塘村委会。
雨洒村委会有国土面积15.26平方千米,下辖雨洒、雅乐、大塘、茨凹、新寨、大足禄、小足禄、核桃凹8个村民小组;世居汉族、傣族、回族,2019年有1415户1860人,回族132人。地貌以山丘坝子相间为主,平均海拨1656米,有林地8936.4亩,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在38%以上;有耕地3115亩,人均耕地0.58亩;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主要经济果有梨、桃、柿、松树、按树等。
该村委会已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电话。有6千米的进村公路已硬化。2019年底60%以上的村间道路已经硬化,建有垃圾池1个,公厕11个。水利设施基本能解决生产用水,输水系统较完善, 有小(二)型水库1座,轩,灌溉面积400亩,小坝塘3个,灌溉面积110亩,小水窖184个,有36户人家存在饮水困难;建沼气池259户,装有太阳能248户。
雨洒村委会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烤烟是经济支柱,畜禽养殖主要是家族小型养猪、牛、羊、鸡等,在新寨村建肉牛厂,示范村1个,示范户50户,有92只黑山羊养殖大户1户。近年来,正在培育的产业是优质稻、肉牛等。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6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1.6元;全村粮食总产量2916吨,农民人均有粮529.4千克。
该村委会有丰富的傣族和回族文化,有伊斯兰教清真寺1座。今有小学校8所,校舍面积4482平方米,教师29人,在校小学生486人,入学率99.89%;在校初中生208人,入学率100%。有合作医疗卫生室1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该村委会水利、村间道路等基础设施近30%有待于完善,村容村貌需不断的靓化,以优质稻、肉牛为特色的产业经济有待于不断的壮大和发展。
二、近年工作情况
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下,雨洒村委会脚踏实地抓生产发展,不断提高村民收入,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改善村基础设施,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好村村道路硬化和农田水利治理两项工程,农村文化教育和村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设施和老年活动室建设项目方面工作进展缓慢,8个自然村只有2个村有老年活动室,雨洒村正在建设中,缺口资金比较大,雨洒完小学生宿舍拥挤,教师没住宿。
三、存在问题
(一)法律意识淡薄
村委会好大一部分时间用于矛盾纠纷调解,从矛盾纠纷的化解看,纠纷涉及到经济、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综合问题,由于法制意识淡薄,经常出现因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的,稍不小心酿成大祸,轻则上医院,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由于传统观念,加上长期以来的一些贪腐现象,让农民认为有事找“父母官”既方便又快捷,即使需要走司法程序的纠纷也只会找村委会,在他们看来走诉讼的胜利往往不在“情理”之中,却更多的在“人情”之中,农民如果与有“背景”的人诉讼往往只能选择放弃自己的权利。有些矛盾如:因房屋地基占用几十公分产生矛盾,不是通过司法机关合理调解、一次性分清,而农民最先想到的是村委会调解,即使经村委会调解,暂时缓解,没立下具有法律效率的契据,时间长了矛盾再次产生,原来的调解就只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日积月累“仇”更深。问题没解决,村委会永无休息日,周末也在值班。
(二)经济问题
雨洒村委会由于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具体表现为:
一是当地农民缺乏生产技术,不懂得利用科技提高生产力,依然用较为传统的方法进行耕作,致使农产品产量低、收入低,步入小康水平的步伐缓慢。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还在于村里有文化的青壮男子都外出打工,村里缺乏青年一代的新的生产理念。留守老人依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技术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没有技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一味的耕作只能是事倍功半,一年下来全家正常生活都难以为继。
二是农产品销售散乱,没有产业化的产品销售,致使产品销售量低,知名度不高。雨洒村委会几个自然村水果产量高,品质好,但大多数农民的销售地点在本乡镇农贸市场,采取的销售方式是自己在农贸上场市场零售。这样的销售方式其销路远远不如收购的速度快,其销量远小于收购的方式,未建成一体化经营体制,导致产业链条松散。就当地的特产发展现状来看,水果的生产经营仍然是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经营规模量小,农户们各自为政,未形成销售链条。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松散,既无法实现扩大在声场,也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散乱的种植与销售模式必将使水果种植户缺乏抗风险的能力,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便蒙受巨大损失,造成农民群众对大面积种植水果心存疑虑,严重影响了水果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交通不够便利。古人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交通的便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量,当地的交通不够便利,在2019年前许多村民只能通过崎岖的小路通往镇上,有些村虽然有便利的道路,但路狭窄,无法容纳大型车辆通过,导致农产品的运输受到阻碍。日子久了,山还是山,依然耸立着,没有改头换面;村子依然是那么的破旧,没有几丝改变。 2019年村间道路硬化后,交通才稍有改变,但由于多年被大山围着走不出去的理念未改变,思想一时转不了弯。
四是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财力十分分散,加之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筹资筹劳的难度很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难以增加,老年活动场地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教育设施有待完善。
(三)教育问题
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偏低,甚至还存在不少的文盲,而农村的职业教育等再教育资源更是贫泛,农民无法得到有组织的就业培训,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不快,使农村劳动力在市场经济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的转移。同时由于受资源和农民收入的制约,读不起书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教育产业化的实施,使一大批应该享受中、高等教育的农民子弟因为交不起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而被挡在学校门外。雨洒村委会由于多年来交通不便,村子小而散,教学质量一直居全镇中下水平,就雨洒完小来说,现有学生486人,教师29人,教师宿舍2019年被评定为国家低级危房,2019年12月拆除,至今未列上项目,有的教师早出晚归、有的教师住私人家里,由于教师没固定的住宿,对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医疗、生活保障问题
农村的医疗保障滞后,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农民对待生病的做法是一拖二挨,实在挨不过去才上医院诊疗。一些年纪稍大的则采取“小病就挨,大病就埋”的办法消极应付。虽说国家对农村基本生活养老投入很大,绝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但是农村还有一些因灾致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和鳏寡孤独的老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很多农民抱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观念不变,影响了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农村的超生现象仍然很普遍,很多人不生儿子不罢休,又引发了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的终止妊娠问题。乡村一体化改革后,大足禄村、大水塘村、雨洒村3个医务室人员并入雨洒村委会统一管理,由于村委会办公场地和住宿紧缺,三个医生住一间小屋。
(五)村小组活动室问题
雨洒村委会8个自然村到现在为止,除小足禄村、雅乐村建有老年活动室外,其他6个自然村都未建活动室,2019年雨洒村开始建设老年活动室,但由于村委会没资金来源,乡级财政困难,只靠州级财政补贴和群众集资,预计70万元的活动室,资金缺口40万元,已建好的小足禄村老年活动室缺口资金40万元。
四、驻村二个月以来所做工作
自2019年3月1日驻村以来,主要参与和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 与村“两委”班子一道组织了全村村民组长观看了宣传碟片“文明交通安全”。
(二)学习了凤午村委会的烤烟种植管理示范区烤烟移栽工作。学到了示范区营养土堆捂、烤烟种植片区规划、烟水配套工程。
(三)组织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和民居火灾防范工作,加强群防群治,杜绝火患。
(四)积极主动,化解民间纠纷,与村“两委”班子深入农户,调解因家庭矛盾,恐吓家庭成员的恶性纠纷一件。
(五)对雨洒村、大足禄村、村民道路500米的道路硬化进行实地测量、对工程预算、资金分解等工作进行认真研究,整个工程需要 13万元资金,积极向州级争取项目。
(六)征对雨洒村老年活动室建设项目,尽力争取项目资金。
(七)按照指导员工作相关文件要求,选择了三户贫困人家作为扶贫对象。
五、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长期付出不懈的努力。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绝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误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上级给钱给物给政策,“天上掉馅饼”,我们要认真加强引导,搞好宣传教育。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以点带面,逐渐引导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合作生产、合作经营之路。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好资源环境。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有机种植,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机会请农业专业教师到村委会上一堂课。继续积极做好改水、改厕、改灶工作,全面保障群众的健康生活,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配合镇村两级领导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向上级反应村委会困难情况,争取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