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双溪
2020-11-20 17:15:24 26
2018年4月21日,作为余大福文学学院的小记者,我们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赴阜阳双溪。在细雨中,我高兴地来到秦王广场。简短的电话确认后,我们乘公共汽车去了双溪。
在四月的春天,雨天有凉意,但这并没有削弱我们的兴奋感。与同伴交谈期间,双溪村很快到达。当我下车时,村里的道路整洁。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画着斑驳的竹子和绿树。
第一站是参加双溪武术文化遗产馆,在那儿我们学习了爱国者齐继光捍卫国家的感人事迹,并在叙述者雄辩的叙述中感受到了烈士们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时间,我们很荣幸地欣赏到双溪武术的继承人所表现出的精湛的武术技巧。
第二站也是今天的焦点,是参观和了解富阳的传统造纸文化。走进一扇不是很新且略有历史的门,我们正式进入了富阳竹纸制造厂。老师向我们解释了双溪纸业的历史,它在古代和近代都是著名的。富阳的竹纸艺术是一种民族非物质文化。造纸这一历史遗产至少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自唐五代以来我国出现竹纸以来,富阳就开始以嫩竹为原料生产土纸,称为“竹纸”。在宋代,当地的竹纸因其“制作精美,质量高,光滑度和白度”而被称为“高档纸”。这是朝廷科举考试的首选。在听取讲师对阜阳造纸业的长期解释之后,进入现场参观造纸过程。走进工厂后,我们看到在工厂入口处依次排列着一些大水池。水池中充满了干净的水和纸浆。大师们熟练地将竹帘和“人造纸”放在水中,然后将其复印。层层叠叠,看起来像一大堆豆腐。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是关键技术。 “造纸”技术需要精湛的工艺。这是手工纸的72个过程中最困难的过程。它基于内心的感觉和“复制”高质量纸张的努力。纸槽在冬天结冰,手在水中运转,结冰到骨头。同意后,我也亲自尝试了一下。参观了制造厂之后,我们还来到了造纸厂的仓库,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最原始的传统制造工具,例如石材厂和竹帘。
这次到双溪的旅行真的很有意义。除了爱国主义教育,我还经历了悠久的造纸文化,加深了我对阜阳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