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教考分离的探析论文
2020-09-26 10:08:57 37
在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趋势下,统计学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科学课程已变得越来越紧迫。在课程改革进行的同时,相应的评估改革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教考分开”是实现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克服命题的主观性,避免使用教师。教学的随机性属于现阶段教学的科学评估方法。在统计课程改革中引入“教与考分开”,必将促进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评估目标的多样化和评估内容的系统化。本文以统计学为对象,对课程改革的“教与考分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引言
“教与考的分离”已成为高校评估改革的必然趋势。它可以有效地检测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校学习情况。这种情况可以促进教师按大纲进行教学,并注意教学过程。在学生方面,它可以激发学习的欲望,促进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学习更多,然后更牢固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教与考分离”模式概述
1.1“教与考分离”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产物和手段教学管理。 “分离”真正实现了教学与考试的分离,打破了传统教师自身的命题,并分裂了实践。通过试题库选择试题类型,找到符合评估要求的试卷,或者有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概述命题,最后统一考试,统一划分。实现了标准化,真实的教学评估,考试中反映的结果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
1.2实行“教与考分离”需要一定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建立全面的统计试题库,对所有考试课程类型进行分类和分析,根据课程大纲建立标准的试题库,原则上执行资格标准。例如,测试问题的分类:基本概念,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空白填写和简答题等。这些内容的信息需要完善和科学地组织,整合学校内外的实体,通过考试系统组合,最后形成考试卷。基于这种考试模式,考试题需要某些属性,特别是课程代码,章节号,难度因子等。必须具备这些属性,以便能够通过数据转换,进入考试系统并实现统计“教学考试”在“分离”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考试的科目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补充,最终建立高质量的统计题。银行确保考试的执行。
1.3实施“教与考分开”制度对试卷有一定要求。每次成功的考试都是教学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合理和公平的。因此,建立有效,规范的“教考分开”指标体系是不可避免的,包括:
1.3.1有效性。有效性是评估试卷的主要指标。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首先,测试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测试的标准如何。编制统计试卷时,必须严格按照课程大纲选择试题。从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将教材的知识要点作为最基本的评估内容。实际能力是评估的重点,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每个指南的比例控制。内容必须全面而详细。
1.3.2信誉。可信度是评估测试纸可信度的指标。为了确保试卷的高度信誉,应掌握试题的数量,并适当增加客观的标准化试题(客观选择题,对与错,空白题约占60%)。的试卷)。教学大纲旨在使试卷获得100%的可信度。
1.3.3难度。难度指示试卷的难易程度。试卷的难度应适度,即学生的考试成绩两端应小,中间要大,并且呈正态分布,这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纺锤”状态。困难或简单的试卷是与课程大纲要求背道而驰的,这会降低测试的有效性,并且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
1.3.4区分。区别是试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成绩的指标。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勤奋程度不同,对同一位老师的课程的接受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试卷应充分反映学生的年级开放程度,并应充分考虑高分,低分和合格率。
2.统计课程评估方法的改革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统计课程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符合教育的发展。通常,我们必须全面实施新的教学评估模式,克服传统教学评估的弊端,更加客观地了解教学效果。因此,积极推进“教考分开”制度是当前的主流趋势。在“教考分开”制度的过程中,统计评估方法的改革方向是核心内容和主要方面。分析以下几点:
多元化2.1评估目标多样化
实施“教学与考试”在实行“分离”制度之后,学校和教师应注意评估目标的多样性。虽然考试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它确实衡量了教学成绩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目的是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并更加科学地制定未来的教学内容。评估,可以实现多元化评估的目的,全方位的测试,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应更倾向于综合能力测试在实际案例中,测试了学生使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合理设置统计,计算和推理的基本概念。此部分用于评估学生的基本能力,主题的选择主要基于创新能力测试。
2.2评估内容的系统化
实行“教与考分开”制度后,统计学课程的内容不应仅限于评估过程中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检验。将理论知识与分析性问题解决测试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在检查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闭卷考试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新的评估要求下,综合评估方法更加科学。综合评估包括技能评估,学习态度和知识体系。评估等。首先,应从社会研究和计算机操作两个方面进行技能评估。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和质量要求进行逐一审查和详细介绍,最终确定评估大纲和课程效果。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知识和素质。
2.3评估方法的多样化
评估方法的多样化目前主要基于滚动评估,并结合其他形式的评估。情境评估在中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统计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单项汇总调查很难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机械工程和研究报告等评估非常必要。对学生表现的评估应基于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综合评估,在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调查报告,或
计算机操作和最终测验结果。统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要求学生在独立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吸收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在评估中,活动结果应与最终评估联系起来。每次执行内容时,老师都有相应的记录,并努力做到尽可能公开,公正和公平。老师接受学生的异议并负责解释。统计原则的评估应侧重于程序评估。学生参与社会研究的表现被量化并纳入最终评估。最终分数包括两个部分。期末考试分数占40%,学习过程占60%。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