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成长故事8篇
2021-09-30 10:37:13 21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毛泽东的成长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毛泽东的成长故事篇1:幼年成长经历
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下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被它环抱的一块狭长的谷地便是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
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韶山冲农民毛贻昌家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泽东,字咏芝(后改润之)。他们家的头两胎婴儿都在襁褓中夭折了。母亲生怕他也不能长大成人,便抱他到娘家那边的一座石观音小庙,叩拜一块巨石,认做干娘,还取了个小名,叫石三伢子。
韶山毛氏原籍江西。明朝开国时,始祖毛太华随军远征南澜沧(今云南省澜沧拉祜自治县内),在当地娶妻生子。明朝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毛太华年老移居湖南湘乡县。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迁到邻近的湘潭县韶山冲。这里位于湘潭、宁乡、湘乡三县的交界处,地处湘江中游西岸四十公里,群山环抱,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从此,毛氏宗族在这里垦荒务农。到毛泽东这一辈,已传二十代,大约五百年了。
尽管韶山来历的传说是那样美丽,毛泽东出生时,这里的现实环境却同旧中国其他闭塞而贫穷的乡村没有多少两样。冲里住着六百多户人家。祖父毛恩普是个老实厚道的庄稼人,因为家境窘迫,不得不把祖传的一些田产典当给别人。毛恩普只有一个儿子,去世的时候,孙子毛泽东长到了十岁。
父亲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十七岁开始当家理事,因为负债被迫外出在湘军里当了几年兵,长了不少见识,也积累了一些银钱。还乡后,赎回毛恩普典出去的土地,不久又买进一些,增加到二十二亩,每年能收八十担稻谷。湘潭有着在湘中很有点影响的米市。毛顺生善于经营,后来又集中精力去做稻谷和猪牛生意,资本逐渐滚到两三千元,还自制了一种叫“毛义顺堂”的流通纸票。在小小的韶山冲,可算是个财东了。
在旧中国,靠自身奋斗摆脱贫困的农民,大多克勤克俭,精明刚强。父亲的这种性格,自然对从小目睹这一切的毛泽东产生了影响。毛顺生和大多数走上坡路的农民一样,试图按自己的生活模式塑造儿子。毛泽东从六岁起就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识字后也帮父亲记帐。特别是十四到十五岁大约两年的时间内,他成天在地里跟家中雇的长工一同干活。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对父亲的严厉感受很深,后来回忆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帐,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①于是,犁、耙、栽、割,全套农活,他都样样在行。还常常跟长工争胜,抢重活干,养成了山区农家子弟的本色: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对农民的疾苦也体会很深。
毛顺生期望儿子将来成为同他一样生财有道的精明的人。一旦发现儿子的行为不合自己的准则,便用高压手段来管教,父子冲突就不可避免。对毛泽东来说,却促成了他最初的反抗心理。
一九○六年的冬至这一天,毛顺生设酒席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吩咐十三岁的毛泽东帮着招待客人。毛泽东不愿意做这些事,父亲生气了,就骂他懒而无用,为子不孝。他当着客人反驳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毛顺生更加生气,举手就要追打。他便跑到家门前的一口池塘边,声称父亲再要逼近,就跳下水去。在母亲的调解下,一场风波才和平解决。从此,毛泽东悟出一个直观的道理:在压力下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
毛泽东对父亲最大的“不孝”,大概要算默默的抗婚了。十四岁那年,毛顺生给他包办娶了个十八岁的媳妇罗氏,实际上是为家里添个劳力。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从未和她同居。父亲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毛罗氏”作为毛泽东的原配妻子写进毛氏家谱。
同父亲比较起来,给少年毛泽东影响更大更深的是他的母亲。母亲姓文,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娘家在湘乡县唐家坨(后改为棠桂阁),同韶山冲只有一山之隔,相距十余华里。文家也以务农为业,家境小康。七妹十八岁时和毛顺生结婚,共生五男二女,但四个都夭折了,只剩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
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文七妹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灾荒年月,常背着丈夫送米给讨荒的人。平时还虔诚地烧香拜佛,把“积德行善”、“因果报应”一类的信念灌输给孩子。毛泽东九岁时和母亲认真讨论过用什么办法让父亲也信佛的问题。十五岁那年,母亲病了,他还专程到过南岳衡山进香许愿。当时他未必懂得多少佛教的道理,但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毛泽东从小同情贫弱,乐于助人。
附近一个毛姓农民,曾收下定金把猪卖给了毛顺生。过几天父亲派毛泽东去赶猪时,猪价已涨了。这个农民叹气,埋怨自己运气不好,还说少了几块钱对富人不打紧,对穷人家里却是个大空缺。毛泽东听后就把这桩买卖退掉了。
毛泽东十一岁那年,毛顺生要买进堂弟毛菊生赖以活命的七亩田产,毛泽东和母亲的态度是一致的,都觉得应该设法周济毛菊生渡过难关,不应该乘机买他的田产。毛顺生却认为用钱买田是天经地义的事。母子俩的劝说自然没有效果,却给毛泽东留下很深的印象。建国后,他多次对毛菊生的儿子毛泽连说:旧社会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堂兄弟,到买二叔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②
毛泽东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一九一八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次年春返回长沙,便把母亲接来就医。十月五日,文七妹患瘰疬(俗称疝子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毛泽东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义深长的《祭母文》。他这样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当时,毛泽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把父亲接到长沙住了一阵。父亲后来不再干涉他的选择,继续供他上学。毛泽东是很感激的。毛顺生于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三日患急性伤寒去世,时年五十岁。
父母的教养对儿童成长的关系很大,学堂的教育则影响着少年未来的发展。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坨的外婆家度过的。外祖父家虽是务农的,但有一个舅舅在开馆教读,毛泽东有时也在那里听听。直到一九○二年八岁时,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入私塾开始读书。十六岁前,中间曾停学两年在家务农,其余时间内他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六处私塾读书。毛泽东后来把自己的私塾生活概括为“六年孔夫子”③。在上学期间,他早晚还要放牛拾粪,农忙时也参加收割庄稼。
这时,科举已经废除,新式学堂已经开设。西学东渐、赴东瀛求学已成时代风气。就在毛泽东八岁接受启蒙那年,后来对他影响很大的恩师杨昌济和他钦佩的文化巨人周树人(鲁迅)先后去了日本。在韶山,私塾仍是儿童们求学的唯一选择。父亲供他念书,没有多大的雄心,无非是略识几个字,便于记帐或打官司等。毛泽东照例从《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这些普及读物入门,去接触他从小注定要接受的儒家文化传统。随后是点读“四书”“五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至今还保存着他小时候读过的《诗经》和《论语》。
毛泽东不大喜欢这些枯燥难懂的经书,但他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仍然学得很好。自幼烂熟于胸的知识,是很难抹去的,成年后常会自然地使用。以后,读了《左传》,使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六年“孔夫子”的教育,培养了他“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了他后来的“古为今用”。
少年时的毛泽东很相信孔孟之道,而老师照本宣科的教法对他没有吸引力。一九○八年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时,他最爱读被塾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在学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毛泽东读了这些故事,他就和小朋友乃至村里的老人们互相讲述。他后来回忆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对这一点纳闷了很久。他开始分析小说的内容,发现这些小说的主人公“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④。他觉得这样是不平等的。
农民们自然常要反对这种不平等。《水浒》里汇聚在梁山造反的人物,便成了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这种影响是意味深长的,在后来艰难备尝的革命生涯中,《水浒传》一直是他放在手边常常阅读的书。
毛泽东在旧小说里关注的事情,在现实社会中也发生了。一九一○年四月,长沙发生了饥民暴动。起因是荒年粮价飞涨,有人率全家投塘自尽。饥民们涌到巡抚衙门请愿,反而遭到枪击,当场打死十四人,打伤的更多。他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放火烧了巡抚衙门,捣毁了外国洋行、轮船公司、税关。清政府派兵镇压,暴动者的鲜血染红了浏阳门外的识字岭(二十年后,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也是在这里牺牲的),被杀者的头颅高高挂在南门外示众。
几个卖兰花豆的湘乡小贩逃出长沙,把饥民暴动的消息传到了韶山。大家愤激地议论了好几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对这件事逐渐淡忘了,毛泽东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他觉得那些参加暴动的人都是善良的老百姓,只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起来造反,结果无辜被杀。这使他很痛心。几十年后,他感慨地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⑤。
①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06—107页。
②毛泽连的回忆(1973年2月),引自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8页。
③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1964年8月18日。
④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09页。
⑤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10、111页。
毛泽东的成长故事篇2:毛泽东的成长故事
毛泽东六七岁时开始在私塾读书,一天,他向母亲提出要带着午饭到学校里去吃。文七妹以为儿子可能是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和精力,利用这段时间多读点书,于是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可是在这以后的连续几天内,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学回家后依旧显得很饥饿的样子。她不由地担心儿子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便细细盘问毛泽东。毛泽东只好老老实实地告诉母亲:“妈妈,我们私塾新近来了一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他家里很穷,每天都没有午餐吃。我见到他总是挨饿。于是我就想自己带午饭去,好和黑皮伢子两个人匀着吃。”
文七妹听到儿子的这番话,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感到非常欣慰。她告诉儿子说:“你应该早一点告诉我。你这样做是正确的,我非常高兴。但是以后要带够两个人的午饭,免得两个人都半饥半饱的。”此后,文七妹总是给儿子准备两个人的午饭,饭菜也越来越丰盛。
母亲这种乐于助人、损己利人的品行,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一直到他成为伟人之后,他仍旧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解放后,毛泽东经常给父老乡亲和师友,尤其是生活 困难者多次寄钱。还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设宴款待,赠送许多礼物。而他自己则节衣缩食,吃穿很普通,生活相当俭朴。这些无疑是幼年受母亲影响的缘故。
毛泽东的成长故事篇3:毛泽东不当学徒去读书
毛泽东的父亲决定送他到湘潭的米店当学徒,他和这家米店有18第1章些联系,毛泽东也同意了。但就在此时他听到他的文家表兄说,在他母亲的家乡湘乡县开办了一所新学校,这所新学校教授西方的“新学”,教学方法也是很“激进”的,那里不大注重经书。毛泽东此时在地方小学堂受到一个“激进”的反佛教先生的影响,这位先生号召人们去除神佛,把庙字改成学堂。
但他没有钱上学,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已15岁了,早过了上小学的年龄,当毛泽东最终决定和他的父亲谈他不想去米铺当学徒而想去上学时,他遭到父亲的一顿嘲弄。
“真是自日做梦大荒唐,”他父亲咆哮道,“你这么个牛高马大的人能和小娃娃坐在一起念书吗?你都是在发疯。”
毛泽东决定自己想办法。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请每一个亲戚朋友借给他一点钱,而他父亲一点也不知晓。当他弄到了足够的钱时,一天晚上他在饭桌上宣布说:“我决定上东山学堂念书去,三天后我就走。”
“你是不是得了奖学金,可以不交学费?”他父亲嘲弄道,“要不就是你今早中了头彩。”
“钱的问题你不用操心,”毛泽东平静地回答,“不要你破费一文钱。”
毛泽东的父亲离开了饭桌,点燃了一锅烟,几分钟后又回来问:“你弄到奖学金了吗?我不付钱你怎么能进学堂?我知道上学的属蛇的孩子19人都得交学费、伙食费和房钱,贵得很。王家小儿子想去念书想了好几年,也没念成,唉,学堂的门不是可以说进就进的。只有财主老爷家的人才进得去,我们这样的人家那是没有指望的。”
“你不用操那份心,”毛泽东诡秘地一笑,“反正不要你破费,就这么回事。”
他父亲反驳道:“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你要是走了,就少了一个人手,谁会帮我们干地里的活计?你说是不用我破费,可你忘了我得要给顶替你的长工发工钱。小子,你心里有数,我出不起工钱呀!”
毛泽东没有想到这一招,一时无言以对。最后他还是彼狡黠的父亲难住了。
愣了一会儿,他起身去找一个远亲,这个亲戚有帮助年轻人读书的好名声。
毛泽东向这位亲戚讲了自己的抱负和具体困难,于是这位亲戚给了他一笔钱。
当天晚上,毛泽东问他父亲:“雇一个长工得多少钱?”
“每月至少1块钱,”他父亲答道,“一年就是12块。”
毛泽东不动声色地把钱递过去说:
“给你12块钱,明天一早我就去东山学堂。”
第二天,天刚破晓,毛泽东就起身收拾自己的行装,一顶蓝布蚊帐,两条很有年头、已洗得发灰、布满补丁的白床单,几件褪了色的长衫。他把这些东西卷成一捆,扎到扁担的一头,另一头则挑着两本小说。
“你不打算跟你爹道别吗?”他母亲问。
“不。”毛泽东回答说。
“要不要再带点东西?”
“不用,”他说,“够了。”
再没多说一句话,也没挥手作别,毛泽东泽东毅然上了路。头也不回。
毛泽东给自己取了个学名“泽东”,意即“润泽东方”。
毛泽东的成长故事篇4:爱读书的少年毛泽东
少年毛泽东生长在一个小村庄,毛泽东父亲名叫毛顺生,他身材瘦小,长相精明,留着髭须,一副干什么事情都急不可耐的神色。家里的18亩农田是他的城堡,他小心谨慎地操持着一切。
那天晚上,整个山村一片漆黑,只有毛家的房子里有一个暗淡的黄色亮点,泽东却正在屋子里熬夜。他俯身坐在那里,面前是一本描写绿林好汉的小说 《水浒传》。他那汗流满面的脸贴近那一盏火苗只有黄豆粒大小的油灯,并且还用被子半遮着油灯及自己,以免灯光照出去,因为毛顺生不喜欢他的儿子夜里费油点灯。
毛泽东给自己取了个学名“泽东”,意即“润泽东方”。
毛泽东的成长故事篇5:毛泽东挑粪读书
毛泽东13岁时,长得和他父亲一样高大,每天能够挑一副沉重的粪桶往田里送好几趟肥。毛泽东养成了带书到田里的习惯,这样,他随时都可以跑到古墓后的大树下读那些英雄传奇和造反的故事。他的父亲总是抱怨看不见他的影子,最后当场抓住了他,手里拿着书,两只空桶放在他身边。
“你是不是成心不想干活?”仙父亲问。
“不,爹,”毛泽东回答说,“我只是歇会儿。”
“今天一早你还一担都没挑呢!”
“谁说没挑,”毛泽东抗议道,“从天亮起我已经挑了好几担了。”
“到底几担?”他父亲问。
“至少也有五、六担吧!”毛泽东说。
“半天才挑五、六担!你以为干那么点活,我就得自养着你吗?”
“那你说你半天能挑几担?”
“20担,”他父亲回答,“起码也得十五担。”
“从家里到田头有不少路程呢。”
“那你的意思是不是我该把家建在田埂边,你就省心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是一样子这种活。我看你一点也不关心这个家。你说我们该怎么过日子?你生得倒安稳,好像没事人似的。你知不知道感恩图报?耗费时间读这些破书,有什么用?你不是三岁小孩了,要想吃饭,就得干活!”
“够了,”毛泽东说,“你老是唠叨个没完。”
这事发生在上午,吵完之后他们回家吃午饭。但下午五点钟时,毛泽东又不见了。他父亲现在知道到哪里去找他。他径直走到古墓那里,看到儿子像上午一样坐在那儿,手拿着书,身边放着空桶,两个人又吵了起来。
“你真的鬼迷心窍,中了这本书的魔了?把你爹的话只当成耳旁风吗?”
“不是,爹,”毛泽东回答说,“我还是听你的,你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的意思明白得很,”毛泽东父接着说,“我要你一门心思扑在田里,规规矩矩地干活,别再看这些闲书。”
“我会规规矩矩干活的,”毛泽东回答说,“但我也要看书。我保证先干活,后看书,田里的活干完后,总可以于点自己的事吧。看你还有什么话说,只要做完了田里的那份活,你就不用管我看自己的书了。”
“可是,小子,”毛泽东父反驳道,“你才挑了几担就躲到这儿来看书?”
“来看书之前,”毛泽东坚持道,“你要我干的我都完成了。”
“完成什么了?”
“吃过午饭后,”毛泽东说,“我已经挑了十五担肥。要是不信,自己到田里数数去,搞清楚了你再来。现在你还是让我清静一点吧,我要看书了。”
毛泽东的父亲很吃惊:一个下午挑了15担肥可是很重的活,那我还有什么话说呢。他走到田里,仔细数了数,真有15担。他儿子没撤谎。此后这个孩子继续在他那隐秘的地方读他的传奇小说,仙知道如果他干完了他父亲规定的任务,他父亲就不会干涉他了。
毛泽东的成长故事篇6:毛泽东和东山小学堂
当毛泽东在路上第一次看见东山小学时,他停了一会儿,仔细地打量着,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大的房子。一条小河环绕着学校而过,小河有一百来尺宽,上面架着一座宽大的白石桥。沿河有一堵高约15尺的坚固石墙,孩子们称之为“长城”。
在这重要的时刻,毛泽东鼓起勇气,朝着第一道大门走去。他慢慢地跨过白石桥,第一个碰到的是看门人。他不让毛泽东进去,因为毛泽东太大了。
“我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迸学堂呢?”
在场的一个孩子喊道:“你进大学都够大了!”
另一个孩子叫道:“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上学呢?我们都不是工人呀。”
其他的孩子打量着他的行李卷,发现有两本很破旧的卷了边的小说。
“你总共就带了这两本书来吗?”一个孩子问。
“你知道不知道。”另一个说,“我们不许阅读这一类坏书的。”
“我只恳求你告诉校长,”毛泽东恳求道,“我想找他谈谈。”
“我不敢去打扰校长,”看门人回答说,“你是个傻瓜,而我却不傻!
真是胡闹透顶了!”
“要是你们不去通报,”毛泽东大声说,“我就自己去。”
“你敢!”看守人恐吓道。
学生们也都冲着他大声喊叫着,毛泽东挑起行李向门口走去,看门人挡住了他,吼着说:“走开!东山学堂不是疯人院!”
与此同时,一个孩子跑去对校长说:“先生,一个小土匪想进我们学堂他在打看门人,学生都在帮看门人,但这个土匪又22第1章高又壮,非常蛮横,你快去帮我们,先生,快点!”
校长出来察看情况。
“怎么回事?”他问,“这么吵吵嚷嚷的?”
“先生,”看门人指着毛泽东说,“这个傻瓜说他想进我们学堂,并且要见你,他是一个十足的地痞无赖!你见他吗?喏,就是这人!”
毛泽东走向校长,用恭敬的口吻说:“先生,请您准许我在你这里读书。”
“把他带到我办公室来!”校长吩咐看门人。
毛泽东挑起行李,但看门人又拦住他:“你以为是让你挑行李进去吗?把行李放在这儿,随我进去!”
毛泽东不想把行李丢下,怕孩子们会拿走什么东西。
“我想带上行李。”
“你怎么带这样的东西进校长办公室?”看门人吼叫着,“把它放在这儿,谁会对这破东西感兴趣?学校不是疯人院,也不是小偷窝,把东西放这儿,丢了我负责,告诉你,东西被偷了找我!”
毛泽东犹豫了一会儿,把行李放在看门人的屋角里,然后跟着他进了校长办公室,学童翻遍了他的行李卷,拿走了那两本宝书。
一进校长办公室,毛泽东又恳求道:“先生,您能准许我在这里读书吗?”
校长不能置信似地打量着他,问他的名字和籍贯。
“多大了?”
“刚满15岁,先生。”
“你长得可够大的,看上去至少有十七、八。”
“没有,先生,我才15岁零几个月。”
“你在村里念过私塾吗?”属蛇的孩子23“我跟着王先生念了几年书,能够看懂小说。”
“你看的是什么小说,毛泽东泽东?”
“《三国演义》和《水浒》我都看过很多遍。”
“你读过小学的课本吗?”
“没有,先生,没读过。”
“你能阅读二年级的课本吗?”
“差不多吧,”毛泽东如实回答说,“也有些字不大认得。”“学过算术吗?”
“没有,先生。”
“你了解多少历史、地理?”
“一点没学过。”
“你写两行正楷字给我看看。”
毛泽东写了几行,字写得歪歪扭扭,又大又难看。他的手更适合于农活,而不是拿笔杆。
校长宣判说:“唔,不行,不能让你上这间学堂,我们没有专为初入学者设的初级班,再说,你的年龄进小学也太大了。”“请您留下我吧,我要读书,”毛泽东恳切他说。
“你跟不上来,那是毫无希望的。”
“让我试试,”毛泽东恳求道,“留下我吧。”
“那不可能,你肯定跟下上班,只会是白白糟踏你的时间。”“但是我一定拼命用功。”
就在这时,另一个老师听到他们的对话,也走进了校长办公室,毛泽东的恳求打功了他。他建议说,让毛泽东跟班试学五个月。校长最后同意了。就这样,毛泽东迸了东山小学堂。
毛泽东的成长故事篇7:毛泽东和父亲吵架
有一次,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在家里请客,有一满屋子的客人,毛泽东帮忙端茶倒水。
不小心,毛泽东把茶杯弄到地上去了,毛顺生大发雷霆,当着满屋子客人的面,骂毛泽东偷懒、没有用。
少年毛泽东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当面就顶撞父亲,跟父亲吵了起来。
毛顺生看儿子这么嚣张,感觉自己的面子也没了,就脱下鞋子,准备要打毛泽东。
毛泽东机灵,跑到屋外。毛顺生在后面追,那些客人也都跟着追出来。
毛泽东跑到一口水塘边,对父亲说:“你要是再敢走近,我就跳下去自杀,你就没儿子了!”
毛顺生虽然嘴上很硬,可也害怕了,只好答应不再打毛泽东。
毛泽东为了照顾父亲的面子,当着众多客人的面,向父亲赔礼道歉,还一只脚跪着给父亲磕头。
毛泽东的成长故事篇8:毛泽东在东山小学的故事
毛泽东交了1400个铜元,作为五个月的膳宿费和学杂费。他父亲也勉强同意了他进这所学堂。因为朋友们对他说,这种先进的教育可以教会他赚更多的钱。
毛泽东被其他学生镇住了。“我以前从没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后来说。他们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有些学生穿绸缎,着轻裘,华衣美服,很少有农民能送孩子到这样的学堂上学,毛泽东与其他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只有一套像样的短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
毛泽东还成为复杂的地域观念的牺牲品,他们认丈他不是湘乡人,把他当作外来者,毛泽东后来说:“我精神上感到很压抑。”
然而毛泽东也交了朋友,其中一个叫萧三,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艾米·萧,更为人所知。他是个瘦弱的孩子,比毛泽东小两岁。前额高高的,偏好语言和诗歌 ,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毛泽东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还有一些很不错的老师,其中一位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他在毛泽东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已剪掉了辫子,回国后,只得戴着假辫子。“很容易看出来他的辫子是假的。”毛泽东回忆说,“大家都笑他,叫他‘假洋鬼子’。”
尽管人们都笑他,但毛泽东从这个“假洋鬼子”那儿学到了许多东西。他教音乐和英语,讲了许多关于日本的事。毛泽东回忆说:“我当时了解到并且感觉到日本的美,也感觉到一些日本的骄傲和强大。”例如他在学怀念日本在1920xx年日俄战争中战胜俄国的歌曲时就有这种感受。一个受人蔑视的东方民族第一次在正式战争中战胜了一个欧洲强国,日本对沙俄的胜利不仅鼓舞了像中国的毛泽东泽东那样的年轻人,也激励 了整个亚洲的青年人。
毛泽东在学校表现不错,尽管他自己说他表现不怎么样。如果老师的课枯燥乏味,他就看小说或打瞌睡——他后来解释说,这是对那些不会用提问和对话来引起学生兴趣的老师的一种惩罚。
“我在这个学堂里有了不少进步。”毛泽东回忆说,“教员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些教古文的教员,因为我写得一手好古文。”但他承认他心不在古文上。
他当时正在读表兄送的两本书(毛泽东很遗憾,他的表兄后来在革命中站到了另一边,反对共产党)。这两本书一本是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另一本讲的是康有为1898年发起的流了产的“戊戌变法”。“这两本书我读了又读,”毛泽东回忆说,“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那时我还不是一个反对帝制派;说实在的,我认为皇帝像大多数官吏一样都是诚实、善良和聪明的人。他们不过需要康有为帮助他们变法罢了。”
一天晚上玩耍之后,毛泽东和萧三随着铃声走进教室,萧手里拿着一本书。
“你那是什么书?”毛泽东问。
“《世界英雄豪杰传》。”
“借给我读一读。”
几天之后毛泽东把书还给萧三,道歉说把书弄脏了。萧打开书一看,发现书上许多地方圈圈点点——特别是那些讲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叶卡德琳哪女皇、惠灵顿、格莱斯顿、卢棱、盂德斯鸠和林肯的章节,圈点更多。
毛泽东后来对萧三感慨他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毛泽东回忆说:“在一篇讲述美国革命的文章 里,我第一次听到美国这个国家,里面有这样一句:‘华盛顿经8年苦战始获胜利遂建国家。’”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关心中国各地的政治、经济危机。他听说在大饥荒时在省城长沙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许多暴动饥民的领袖被砍了头,高挂在树杆上示众。毛泽东的朋友们都在议论这件事,他对政府如此残暴地对待起义者表示极大的愤慨。大约在同时,秘密会社哥老会同本地的一个地主发生了冲突。哥老会夺取了他的粮仓;他们的领袖是一个铁匠,后来被砍了头,但他在毛泽东和该省的其他年青人眼里成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