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济宁市 PM10污染状况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论文
2020-09-25 16:07:41 59
简介
颗粒物污染是中国大多数城市[1-2]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小颗粒物(PM10和PM2.5)由于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较容易富集有毒物质,比大颗粒物(TSP)更具危害性[3-4]。近年来,国内外对大气中PM10浓度的一系列测试和监测结果表明[5-6]。城市中的PM10污染有增加的趋势。通过对济宁市供暖和非供暖期间PM10浓度的研究和分析,以及PM10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试图反映济宁市PM10的污染状况以及影响PM10浓度的主要因素。为污染状况提供理论支持,为空气质量预测和防治空气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域和数据源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位于苏鲁,河南和安徽四个省的交界处。黄淮海平原西南相交地带是山东省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机动车拥有量,建筑工地粉尘排放量,工业煤炭消耗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该地区具有典型的烟尘污染特征[7 -9],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同时,中心城市的面积为101.3平方千米,人口93.6万,人口密度为9240人/平方千米。在这样的人口稠密地区,空气质量尤为重要。
2010年至2012年PM10的观测数据由济宁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同期气象数据由济宁国家气象台提供。同时,十月至三月是供暖期,四月至九月是不供暖期。
2 PM10在供暖和非供暖期间的分布特征
2.1 PM10的每月变化
基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每月PM10的平均监测数据计算出每日平均PM10浓度的每月平均值;图1显示了PM10的月平均浓度分布。 PM10的最大值出现在12月,为0.120 mg / m3,其次是1月,为0.118 mg / m3;最低值出现在6月,为0.081 mg / m3,年平均浓度为0.103 mg / m3。其中,10月至3月(加热期)的月平均浓度为0.111 mg / m3,4月至9月(非加热期)的月平均浓度为0.091 mg / m3。加热期间的平均浓度通常大于非加热期间的平均浓度。原因是冬季太阳辐射微弱,温度和压力低,降雨少,大气稳定,对流不易,颗粒物的扩散困难以及使用的取暖燃料量大冬天很大。其中最典型的是12月和1月。在这段时间内,温度相对较低,用于加热的煤量相对较大。 PM10的浓度达到最高水平。在春季,温度较高,燃油消耗较高。降低,PM10的浓度降低。在不加热期间,PM10的每月平均浓度总体上变小。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在逐渐增加,温度和压力在增加,降雨在增加,大气不稳定,对流很容易发生,并且颗粒物更容易扩散。
3 PM10浓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气象因素是影响PM10质量浓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多种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及各种气象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PM10浓度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3.1风与PM10浓度之间的关系
风是影响边界层中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动态因素。风向决定PM10的输送方向,风速决定PM10浓度的扩散速度。特别是,下层(200m以下)的风速和风向的变化直接影响PM10浓度的浓度和分布以及各地的浓度分布。济宁不仅具有盛行的气候背景,而且风向是春季S风,夏季SW风,夏季E风,秋季N风,冬季N风,而且热岛环流,城市也受“高层风”和“街风”影响的局部循环。
2010年至2012年平均风速数据和相应的PM10浓度数据的统计图图3显示,PM10浓度与风速呈良好的反相关关系,即风越大速度,污染物质的浓度越小,相关系数达到0.97;但是当风速达到4m / s时,PM10与风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均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信度为0.05。原因是强风会导致二次灰尘增加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济宁采暖期的平均静态风频率为11%,比非采暖期的6%高5%。这是供暖期间济宁市PM10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4摘要
(1)加热期间PM10的月平均浓度(0.111mg / m3)通常大于非加热期内PM10的月平均浓度。 -加热期(0.091mg / m3),且昼夜变化具有清晰的双峰模式。加热期的PM10浓度在7:00之后开始增加,第一个峰值出现在09-10,污染在12:00之后减少,波谷出现在13-17。 20:21:00出现了第二个高峰。与加热时段相比,非加热时段的PM10浓度的两个峰值出现在早上3小时和晚上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