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论文
2020-02-19 02:21:01 112
在1963年的《理论与实践》和1968年的《知识与兴趣》中,哈贝马斯开始关注海德格尔·弗赖堡的“现实生活经验”的观念。有关“生活世界”的概念,开始了对海德格尔的批判。 1981年的交流行为理论和1985年的现代性哲学话语用大量的空间讨论了“生活世界”的主题。同时,海德格尔的批评得到了加强和深化。本文试图以“动荡”和“前理论”这两个基本特征和要素为参考,考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与海德格尔的“现实生活”思想之间的一些深刻差异,前者的理论问题,并以此来更好地理解“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的正式语用分析旨在通过理论反思来获得生活世界的不变总体结构。 (参见Habermas,1994,第165页; 2001,第18页)。它指的是“不是具有某些历史特征的特定生活世界”,而是绝对有效的(参见Haber Mars,2004b,第350、375页),以及它提供的形式主义道德理论最终是普遍的。因此,尽管他也使用了Faktizitat(事实,事实)和Geltung(有效,规范)这两个词,而不是Heidegger将后者追溯到前者,但他的最终目的是后者,原因是:Faktizitat是根据经验,格尔顿是普遍的和超越的。
对于欧内斯特·哈贝马斯(Ernest Habermas),“生活世界由自我理解或不可动摇的信念所代表”,即“由一向广为人知的文化知识构成”(哈贝马斯,1994年) ,pp。171,173),“生活世界中的某些潜在资源参与了交流,这使人们熟悉了语境,并构成了实用交流知识的中坚力量”,这就是“符号世界。 ((Habermas,2001,pp。82,21)可以看出,他所谓的“生命世界”作为行动主题的共同背景或愿景,实质上是思想库,意为“知识”共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思想世界”,本质上是由知识组成的。如果作为背景的生活世界与作为信念存储库的生活世界之间存在任何差异,那无非就是隐性知识和明确的知识,松散的知识和严格的知识以及不完美的知识;完美的知识,非主题知识和主题知识,常识和专家知识;此外,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的理性也是“在严格的认知意义上”,它的基本标志是可以证明和测试(见Habermas,2004a,第10、16页),他没有完全坚持前一种理论的立场和方法,而是坚持了认识论,甚至意识哲学的理论,仍然试图“从概念和理论上建构理论”。
哈贝马斯将生活世界分为三大结构要素:文化,社会和人格。其中,文化被称为知识存储,社会被称为法律秩序,人格被理解为主体在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方面的力量。这三个要素被称为生活世界的象征结构。从内部角度看,这种结构具有三个功能:在理解功能中,交往行动服务于文化知识的传统和更新;在行动合作方面,交往行动有助于形成社会统一与联盟。在社会中“互动”方面有助于形成个人身份。从外部的角度来看,这种结构使交流参与者的表达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协调一致。哈贝马斯还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加上一个生活世界,其中包括三个子系统:文化,政治和经济。系统的环境包括内部性质,外部性质和其他社会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生活世界和系统始终是对立统一的。该系统可以进一步分为经济子系统和政治子系统。其中,前者的功能是提高生产力并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它的主要整合媒介是货币。后者的功能是协调生产关系和管理公共社会。它的主要集成介质是电源。生活世界主要解决人类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人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的文化认同感实现自我认同。因此,生活世界与系统之间的冲突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在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