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科学
2021-12-30 12:42:51 6
认识空气
教学目标 一、过程方法 1. 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2. 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 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二科学知识
1. 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 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四、教具准备:气球,玻璃杯,吸管,纸,瓶子,胶带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导入 1. 猜谜: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 谈话: 不错,谜底是空气。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 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学生回答。
学生提问
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提问: 这是一只气球,你们能把它吹大吗?(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如果我们来吹这个气球,能把它吹大吗? 2.推选几位同学来试一试。 3.小结: 在这一过程中相机给出“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用“空间”描述实验现象。由“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引出“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吗?”这一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学生假设
讨论: 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三、学生利用实验来探明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
1. 谈话: 我们得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这就要看它是否能经得起实验的检验了。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杯子不能歪,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可结合动画演示)
学生观察
讨论研究
2. 提出实验前的思考:根据刚才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准备哪些材料来做这一实验呢?实验可以分成几步去做?
同组的同学展开讨论
同组的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开始设计实验
【注意】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塞紧纸,不能掉下来,二要把杯子垂直往水里按,不能倾斜,往外拿杯子的时候也要垂直。 学生做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底部的实验。
学生做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学生做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底部的实验底部的实验
3.提问: 为什么在第一次实验中纸团没湿?而在第二次实验中纸团却湿了呢? 启发学生发现: 第一次把杯子往水中压时,纸团没有湿,是因为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因此纸团不会湿。第二次把杯子压入水底后,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了,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纸团就变湿了。 动画演示结果,教师指导学生用“占据”、“空间”两词来描述实验。学生通过分析纸团湿与不湿的原因,进一步认识空气要占据空间的性质。
4.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概括,最后得出结论。 5.师生共同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的又一个性质——空气占据空间。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空间,都有空气占据着。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学生思考
8.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四、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1.教师出示两个雪碧瓶(一个装水,一个空的),提问:这两个瓶子里面有什么哪?
学生交流汇报
2.提问: 这个瓶子里有空气,空气有重量吗? 3.教师介绍器材,谈话: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有没有重量。 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① 两只气球要吹得一样大; ② 一只气球表面贴一小块胶带; ③ 把两只气球分别系在长棍的两端; ④ 在长棍中间系上绳子,调节其位置,并用适量的胶泥配重,使长棍保持平衡; ⑤ 用大头针从贴胶带处刺破气球,观察发生的现象。 5. 师生小结。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学生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学生分小组活动,并画下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情况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五、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
1. 教师出示一个充足了气的塑料口袋,提问: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分组实验
注意:动手做的时候不要用力太大,以防袋子破。3. 教师指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设。
2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解释活动中的感觉与看到的现象
4.学生分组实验。 5 教师小结: 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空气的这种性质的地方很多,只要我们勤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发现空气的这种性质能在更多的场合发挥它的作用。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讨论汇报
学生回答
六、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弹力1. 演示教师自制的空气枪,激趣:你想制作一个你自己的空气枪吗?
2. 指导学生制作空气枪。
3. 材料制作,玩空气枪。(强调:不要对着人)
学生自选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
板
书
设
计
空气有重量
空气有弹性和弹力
实验报告
我们的方法:
看到的现象:
得到的结论:
学生动手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