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货币政策变迁的市场化路径论文
2020-01-30 21:08:01 121
摘要:中国货币政策的改革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到市场导向的转变,并更好地适应了经济体制的变化。和金融体系。从市场化的角度,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改革,变革和演进的渐进路径。总结并总结了中国货币政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变化的特点。展望了发展的方向。
关键字:货币政策;市场化;更改;路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市场化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不断演变,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货币政策作为这些制度安排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逐渐深化,反映出中国逐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道路。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变化路径,有助于厘清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避免改革过程中的制度风险,从而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市场化进程。改革。 。
1.中国货币政策变化的市场化路径回顾
在中国中央银行改革开放实践中,有两个以上几十年来,间接货币已初步形成政策控制体系。可以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体系的形成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本文首先从货币政策体系的各个方面简要回顾货币政策的变化路径,并结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及经济金融发展的历史。
(1)货币政策目标的改变和确立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直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才出现货币政策目标之类的东西。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管理条例》首次将金融机构的任务定义为“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这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目标的粗略表达。在1993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稳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对中国货币政策双重目标的重大改革。很多年了。 1995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为“价格稳定”这一单一目标提供了法律依据,并明确指出“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这种方式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最终变化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了货币政策应该而且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并阐明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
在1990年代初期,在直接控制模式下,中国将信贷和现金发行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1993年国务院财务理事会《体制改革决定》规定,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和信贷总量”。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并开始发布M0,M1和M2三个等级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从那时起,现金不再用作货币信贷计划的控制指标。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工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继续编制对贷款规模的控制,正式制定了基本货币计划,迈出了间接调控货币的重要一步。政策运作。
(2)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和演变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和演变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存款储备系统,当时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必要的资金,平衡信贷收支,再贷款和政策性贷款的需求。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原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各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账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改善了存款准备金的支付,结算和结算方式。监管功能。 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为应对外汇大量流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6%提高到20%,从6%提高到17.5%,并起到了冻结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流动性的作用。
2.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的改革与发展
长期以来,央行贷款业务一直是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自1984年以来已发行了中央银行贷款。这些贷款已投资于关键领域,例如收购农副产品和重要的国家建设项目,这些领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7年之后,中央银行贷款主要由农业发展银行用来购买农产品和副业产品,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并支持地方政府关闭那些资不抵债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这种情况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下降得更快。重新贴现业务始于1986年。由于许多原因,重新贴现业务在中国人民银行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微不足道。
3.公开市场操作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也从外汇市场的运作开始。外汇市场。自2003年4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作为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的新情况,并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恢复了银行体系中的过剩流动性。自2007年9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启动并逐步增加以政府特殊债券为抵押的正回购操作,并结合使用中央银行票据,政府特殊债券和其他工具来灵活地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运作的重要工具。
4.利率工具的改革与发展
由于市场经济体系不成熟,金融市场不规范等。由于市场的限制,中国未能完全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和自由化。因此,利率不是用作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或中介目标,而是用作操作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自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到1999年底,银行间市场利率,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已经上市,简化了大约120种类型和等级的利率。在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业务中,利率控制受到限制。该比例从改革前的几乎100%降至51%和74%。
5.汇率政策的改革和演变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汇率体系经历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双轨时期。价格并存。 1994年1月,人民币正式汇率与市场汇率合并,并实行了基于市场供求的单一,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中国开始实施基于市场供求并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弹性大大增强,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
(3)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与演进
改革开放后,经济金融领域的变化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金融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信贷资金管理体系和存款准备金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导致了直接管理的依赖。通过行政手段(信贷计划→贷款总额→投资和消费→价格和国民收入)转变为通过使用国际上可靠的工具(例如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影响经济的间接管理(间接货币政策工具→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货币供应量→价格和国民收入)。
2.中国货币政策市场化路径的特征
(1)渐进路径
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一致中国的货币政策体系遵循了渐进的变革之路。在不触及经济金融的核心问题和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的前提下,这种渐进式的变革之路,采取了从不容易到困难,逐渐放松管制,稳步推进的不平衡战略。逐渐的变化保持了改革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降低了改革的摩擦成本,但同时增加了改革的时间成本和实施成本。
(2)强制性变化是主要因素,而诱发性变化是辅助因素。
回顾过去30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变化,每一次重大变化都反映了政府自上而下的授权性机构供应。作为促进货币政策体系中各种因素变化的“第一行动小组”,政府确定货币政策变化的方向,深度,广度和广度,以确保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保持经济稳定。 ,并使政府利益最大化。速度和战略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改革一旦启动,各方的经济利益冲突等其他因素将对改革产生影响。例如,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区域分支机构的重组和重建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一场博弈。因此,它应该属于诱发变化的范畴。一言以蔽之,货币政策体系的变化是一个以强制性变化为主,诱导性变化为辅的过程。两种方法相互交叉和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货币政策的发展。
(3)货币政策工具已从直接变为间接
在过去30年中,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货币政策工具已从直接变为间接。 1998年,中国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额度的管理,自2000年以来,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使用日趋成熟,正在进行的利率自由化改革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标志。间接货币市场工具依靠市场供求来发挥作用。与直接监管相比,它们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提高市场效率,优化资源分配和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方面更具优势。性别。
(4)货币政策操作由封闭改为开放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开放度逐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发生了变化从仅考虑国内均衡的角度出发为了平衡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有必要考虑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货币政策运作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运作空间将受到挤压。例如,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过剩的流动性和通货膨胀。在人民币升值和美元降息的背景下,利率工具已经完全失效,中央银行大量使用储备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流动性。不是很明显。
III。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如前所述,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沿着市场导向的道路发展,以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增加收益和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遵循这条道路。中国的货币政策体系应朝以下方向改革,发展和改变。
(1)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稳步进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基于易于操作的原则,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艰难而渐进的进步。以市场为基础的利率与实体经济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中央银行对整个利率体系的影响效率,从而使资金价格能够真正指导实体经济资源的配置。
(2)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根据蒙代尔三角理论,独立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自由资本流动只能是第二好的。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坚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因此下一个改革目标是进一步秉承渐进,主动和控制的原则,我们将改善以市场为导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并在长期目标内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
(3)大力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货币政策传导畅通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传导机制的效率。金融企业微观层面的改革,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支付清算系统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增强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货币效率。政策运作,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顺畅。
(4)加强对经济金融活动的监督,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必须改善中央银行自身调查和统计的科学和有效性质,以改善经济和金融运作进行全面的监测,科学分析和预测,以准确判断可能的通货膨胀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迅速做出反应,减少政策滞后,并增强货币政策决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郭天勇。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选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胡海鸥,孙辉。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王洋。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8.
R. Kos,A。Alchin,D。North等。产权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张晓辉。中国间接监管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8,(23)。
陆磊。渐进式金融改革[J]。财经,2006,(20)。